副刊
本周FOCUS.採訪手記:一份關懷 「把我拉回來」

【明報專訊】最近處理較多關於學童情神健康的題材,這個既然是全城關注的課題,《HappyPaMa教樂得》在新學年起,亦將會用更多不同形式、不同角度去探討。繼早幾期透過專家講解,希望讓孩子掌握更多「自我關懷」的方法和技巧,有助提升他們內在的安全感和自我價值,今期則以人物特寫,藉今屆「香港十大傑出少年」得主之一張嘉希的抗重度抑鬱症與思覺失調症的經歷,鼓勵大家珍惜生命。
分享自己的故事盼激勵他人
17歲的嘉希,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大男孩,同時亦是一個非常好的受訪者,他思路清晰、表達能力強,而且願意真誠剖白自己的內心世界。或者對很多人來說,患精緒病,甚至曾萌生過自殺念頭,是一件不光彩的事,是「黑歷史」,應該盡量掩藏,閉口不宣,偏偏嘉希選擇跟公眾分享,「坦白說,我有時都會介意被別人知道自己的經歷,因為我不肯定其他人會怎麼想,亦都擔心,會否因自己的病而遭受差別對待。但同時我又想,如果我的故事,能夠激勵到一部分人的話,我都是應該要去分享的」。
嘉希在訪問中也提及,當家人和朋友發現他有自殺念頭時,他們的處理手法,有助他一步步走出陰霾。「他們並非專業人士,亦無經歷過我所經歷的,雖然他們未必可以完全代入我的情緒、理解我當中的困難,但他們並沒有即時指摘或否定我,而是接納我,以及嘗試用他們的方式去愛我、去幫我。他們無把壓力或期望加諸於我身上,只是說︰『不緊要,我們會陪着你』。」正是這一份關懷,讓嘉希知道,世界上依然有人着緊自己、愛自己的,「其實這就是把我拉回來的一把,他們這樣做已經很足夠,最少令到我在今天,有機會跟你說話」。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7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