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周浩鼎:施政報告:聚國際人才 拼先進產業

發佈於

【明報文章】今年李家超行政長官發表的施政報告非常全面,從宏觀經濟,到民生事務,包括保障本地基層就業的措施等,方方面面都涵蓋。

筆者想藉此次機會,就今次施政報告對於香港拼經濟的着墨進一步討論。

施政報告的內容,就宏觀經濟方面,感謝李家超行政長官接納本人及民建聯的建議,新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申請人買住宅的門檻由5000萬降至3000萬,確實把門檻稍為降低,既能靈活滿足這些擁巨額財富申請人的需要,提振樓市,亦不會影響一般人的置業,實為可行方式。

另外一個和屯門相關的重要經濟發展事項,亦是過去特區政府重點吸納了我們團隊意見的事宜。

我們一直爭取在屯門建設新型工業化原區就業,而位於屯門環保園的新型電動車電池回收及重整中心,我們一直支持項目落實,早前我們屯門團隊和項目發起人曾到該處視察,建設工程正在如火如荼進行,慶幸特首接納把該項目進一步提升,在今次施政報告中亦有段落特別提及,為區內綠色先進工業作示範,我們盼項目能盡快落成,創造更多屯門原區就業。

新型工業化發展

筆者自2021年來,已撰寫合共3份新型工業化倡議書,筆者亦趁今次施政報告發表後,歸納總結過去倡議書多項為特區政府採納的建議,例如為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設百分比指標,以及推出吸引先進製造業把生產線落戶香港作中試批量生產的措施等。筆者感謝特區政府過去採納建議。

至今創科局已引進超過200家具潛力或代表性的創科企業在港落戶或擴展業務,引進辦亦引進了4批逾80間前沿科技的「重點企業」。就政府公布的4批「重點企業」名單,筆者的團隊蒐集及整理資料,我和立法會議員陳仲尼,就為此作了聯合的倡議。我們認為,政府應強化實體經濟轉型與金融經濟發展雙結合策略,包括用好各項上市規則例如第18A及18C章,並充分善用香港成熟的金融生態圈,以吸引更多先進製造業公司來港上市、持續融資及成立財資中心。

此外,香港宜壯大新經濟企業總部的角色。這些形成跨國供應鏈核心企業,亦十分需要能管理先進產業的高端人才,因此,筆者亦倡議當局應鼓勵本港大學與國際一流學府合辦創新先進產業高管課程,以加強吸引及凝聚國際高端科技管理人才在港就業及進修,從而加大香港對國際人才的吸引力,從而鞏固我們的總部經濟。而就吸引這些國際高管人才,當然要照顧他們小孩的學習需要,國際學校的學位供應,亦需要滿足到需求。

新型工業加速計劃,施政報告已把其投資門檻由3億元降至1.5億元,這對企業會增加靈活性,值得政府當局加強在海內外宣傳計劃的最新調整。此外,對於有意把生產線落戶香港進行中試批量生產的企業,相關用地或建築物的使用,當局宜以較長年期租約給予企業,拆牆鬆綁,以切合這些企業的需要。

總的來說,其實國際間近期對香港亦有一些利好消息,香港吸引國際人才的排名已躍升至全球第四,香港作為國際金融市場地位,亦已重返全球第三。目前有不少企業,已輪候在港籌備上市,筆者相信金融市場進一步激活,亦可進一步帶動本地經濟及消費表現。

作者是民建聯副主席、香港青年時事評論員協會主席、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周浩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