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澳門8傷 低窪地區萬戶停電5小時

【明報專訊】「樺加沙」昨日逼近澳門,澳門氣象局昨晨5時30分起發出10號風球,維持約10小時30分鐘。其間受風暴潮影響,內港一帶水浸高度曾超過1.5米,內港、司打口、下環、媽閣及沙梨頭等低窪地區暫停供電約5小時,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澳電)預計約1.6萬戶受影響。另外截至昨晚9時,8人因風暴受傷。
根據澳門氣象局資料,澳門前日(23日)下午5時發出8號西北風球,昨日凌晨4時改發9號風球,凌晨5時30分改發10號風球,下午4時改發8號東南風球。該局表示,樺加沙昨晚已在廣東陽江市登陸並減弱為颱風,澳門昨晚風力逐漸緩和。
水浸開艇救人 水退出街捉魚
澳門政府周日(21日)為颱風來襲「超前部署」,提醒市民風暴將至,應提前儲備足夠3日飲用的食水等;前日(23日)下午1時起進入「即時預防狀態」,部署應對颱風工作,例如民防行動中心針對低窪地區協助2439人撤離。
不過受風暴潮影響,昨日澳門多區水浸,內港一帶水浸高度曾超過1.5米。澳門海關派出潛水隊,以橡皮艇和水上電單車巡邏,救助市民。另有市民「苦中作樂」,有人在水浸街道開始水退時到街上捉魚。
翻查資料,澳門由1967年至今年4月,風暴潮引起的水浸高度第一至三名依次為2017年「天鴿」、2018年「山竹」及1993年「貝姬」,最高水浸高度介乎1.58至2.38米,樺加沙的最高水浸高度僅次「貝姬」。
至於暫停供電也屬「超前部署」。據澳門電台報道,運輸工務司司長譚偉文周一(22日)已預告,部分低窪地區會因風暴潮出現水浸,當局設應變機制,倘水浸1米或以上,會考慮低窪地區先拉閘斷電。澳電昨日宣布,為保障公眾安全和供電設施,昨早約10時起部分低窪地區暫停供電,昨午2時58分起陸續為受影響人士恢復供電,歷時約5小時。
另外截至昨晚9時,民防行動中心在澳門和離島共錄得252宗事故報告,包括8人因颱風受傷、69宗建築物、燈柱或樹木倒塌報告等。
對於澳門政府的部署,澳門電台引述市民稱2017年「天鴿」吹襲時因時間緊迫,趕不及收拾物品,損失慘重,故認為政府今次提早呼籲,讓市民有充足時間準備。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流浮山寵物中心一度浸 高台早搭毛孩無恙 (2025-0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