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富達:亞洲多元策略產業升級 前景審慎樂觀

【明報專訊】美國關稅對亞洲經濟體影響日益顯著,但富達國際亞洲經濟分析員劉培乾指出,儘管外部挑戰持續,但亞洲憑藉多元化策略及產業升級,已展現出高度適應能力,對亞洲前景與韌性保持審慎樂觀。
中國拓非美巿場 穩出口行業
劉培乾表示,經過多輪雙邊談判並達成初步貿易協議或暫緩協議,市場似乎已逐步走出最不明朗階段,惟關稅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可能比預期持續更長時間,其效應將在未來數季甚至數年逐步顯現。除了關稅影響外,中國內地在整個供應鏈中具成本效益及競爭力的出口貨品,包括聖誕節裝飾、鞋類、電動車及造船等,正悄然改變區域貿易格局,即使在修訂關稅框架下,通縮趨勢仍對亞洲供應鏈構成下行壓力。
台韓受惠AI 表現強勁
不過劉培乾認為,中國近年積極拓展非美市場,提升出口行業面對美國經濟波動的穩定與獨立,預料更多地區將採取多元化策略,而具備人工智能(AI)相關產品競爭優勢的亞洲出口商所受影響亦較預期輕微,台灣及韓國專注專業出口並多元出口市場,並受惠於AI需求全球半導體周期,即使面對關稅挑戰仍表現強勁。
他預期,未來或會有更多亞洲經濟體採取類似策略,從低成本製造轉向高科技出口,除了科技相關出口外,中國內地的關稅差異料將為區內部分市場帶來出口優勢,如新加坡及馬來西亞可望受惠。儘管轉口貿易效益可能隨時間遞減,但具備較高在地附加值的地區仍可利用這些關稅差異,以更有利的貿易條件向美國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