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拍場「潛力股」Roy Lichtenstein 普普藝術演繹中式山水

發佈於

【明報專訊】現代與當代晚間拍賣被視為收藏界的「奧斯卡」,上拍的作品如奈良美智和畢加索都是巨星級。相比之下,普普藝術(Pop Art)作品的估價或許不如這些巨星,但在藝術價值和故事層面上同樣引人入勝。近期,香港蘇富比將集中上拍多件普普藝術運動先驅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專家特別介紹這位藝術家的生平及其畫作背後的故事,其中的「中式山水」系列,可見他對中國藝術的迷戀。

七成作品高於估價售出

談到普普藝術,大家會想起Andy Warhol充滿漫畫、廣告等通俗文化元素的作品,但蘇富比東南亞董事總經理及暫代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Jasmine Prasetio表示,即將上拍、與Andy Warhol齊名的普普藝術運動先驅Roy Lichtenstein作品同樣不容錯過。Roy Lichtenstein是極具代表的美國戰後藝術家,這次上拍的作品展現他對亞洲文化符號的迷戀。她指出,藝術家的相關亞洲主題作品曾在紐約和倫敦的拍賣會,達到6540萬美元的總成交額,70%作品以超過其高估價的價格售出。在反映藝術市場、受廣泛認可的權威指標蘇富比梅摩指數(Mei Moses Indices)中,2003至2017年間71件在拍場易手的Roy Lichtenstein作品中,80.3%拍品的價值均有上升,可以形容Roy Lichtenstein為「潛力股」。

Jasmine介紹,Roy Lichtenstein於曼哈頓出生,自小熱愛藝術,少年時開始畫畫和雕塑,讀紐約私立高中時在家學習素描和油畫。他跟著名美國寫實畫家Reginald Marsh學習,曾於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藝術,1957年成為紐約州立大學奧斯威戈分校的助理教授。1960年代他從連環漫畫汲取靈感,普普風格在藝壇冒起,其「複製再現」(reproduction)的創作手法引起討論。1964年出版的Life雜誌專題更質疑﹕「他是美國最糟糕的藝術家嗎?」他擅長類似商業印刷的重複圓點、粗線條構圖,1963年的作品如Whaam!、Drowning Girl均引來藝壇關注。他另外一個出位的嘗試,是重新創作荷蘭藝術大師Piet Mondrian(蒙德里安)和西班牙名畫家Pablo Picasso(畢加索)的經典作品。其作品除了獲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全球博物館收藏,在二手私人市場同樣極受歡迎。他死後作品交由妻子妥善保存,其妻陸續把過千件畫作、雕塑、素描和個人存稿捐贈給全球博物館。

鍾情宋代山水意境

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傾向用誇張手法,如粗黑線條、大膽的原色等,情感和信息表達直接明快。他曾從典雅的前輩作品例如梵高偷師,轉化成商業作品;但反過來,他亦把通俗的美式漫畫和廣告元素提升至藝術層次,如把唐老鴨等卡通人物入畫。Roy Lichtenstein把普天之下、古往今來的圖像都使用普普藝術處理,建立成藝術家「自成一國」的世界觀。Jasmine表示,今次亮相的5件作品有繪畫、布面和雕塑等不同形式,由其家族私人收藏,均為首次亮相拍場;而Roy Lichtenstein的兒子曾透露,這些作品充滿亞洲風味,指父親鍾愛宋代山水的氣韻和意境,對中國藝術長時間探究,而「中式山水」成為其最後一個系列。

Roy Lichtenstein對中國藝術的迷戀可追溯至1940年代,二戰時他駐紮倫敦,一封家書透露他買了一本中國繪畫的書,打算與非洲面具等收藏一同寄回美國。戰後他重回俄亥俄州立大學攻讀藝術時,亦曾選修東亞藝術史。1994年,他從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一幅著名畫家Edgar Degas的單色風景作品中受啟發,想起傳統中國畫使用類似簡單切入展示人類精神之美,於是借助中國書畫和普普藝術手法創作,從盆景、文人石和風景畫中偷師。上拍作品《盆景樹(習作)》和 《文人石》便是緣於當時的啟悟。

向莫內《睡蓮》偷師

至1980年代,其妻在中國的一次遊歷,啟發出Roy Lichtenstein後來創作的一系列中式山水畫作,當中包括《遠景與橋》,以普普藝術風格標誌的圓點和硬朗的色塊構圖,重新演繹中國山水。他創作過至少19幅中式山水畫布作品,其中只有4幅曾在拍場亮相。另一有趣之作《睡蓮與日式橋》則是從莫內名作《睡蓮》偷師,莫內作品沒太多輪廓線,是典型印象派風格,Roy Lichtenstein卻加入了斑點和大膽輪廓,其顏料疊加的流程亦讓人想起日本浮世繪的套印方式,融合東西藝術文化。Jasmine表示,「這些創作強調東西方藝術之間富於創造力的對話。放眼亞洲,藏家對於藍籌藝術家的強勁需求仍然持續可見」。

香港蘇富比現代與當代晚間拍賣

拍賣日期:9月28日

預展日期:即日至9月28日

地點:中環干諾道中8號置地遮打蘇富比旗艦藝廊

查詢:sothebys.com/asia

文:呂一心

設計:賴雋旼

編輯:鍾卓言

電郵:[email protected]

[開眼 收藏]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奈良美智以畫內省 (2025-09-26)

已故教宗方濟各相機現身拍場 (2025-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