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八大直接取錄計劃 納9新課程多創科

【明報專訊】第五屆「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SNDAS)」下月9日起接受提名,每間中學可推薦兩名具特殊才華及興趣的應屆中學文憑試(DSE)考生,有機會在放榜前獲8間資助大學取錄。今屆SNDAS共有305個學士課程參與,新增包括港大法學士及城大「人工智能、計算與轉型」等課程,中大新辦的外交與國際事務課程亦涵蓋在內(見另稿)。
下月收申請 每中學兩名額
八大可自行安排哪些課程參與SNDAS。本報統計,嶺大及浸大今年所有資助學士學位課程均參與SNDAS,理大、教大、城大各逾九成課程參與;中大及港大分別約88%及89%課程參加;科大最少,約76%課程參與。
比對去年資料,參與SNDAS的課程總數增6個,但計及被取消的3個,包括城大「研究、創新和環球工程」與管理科學,以及理大「翻譯學、語言科學與語言數據分析」,今年實際9個課程新納入,不乏涉科技領域學科,如城大「人工智能、計算與轉型」、浸大「數位未來與人文學科文理學士」等。
中大:入學後GPA過3 把關有效
至於兩大醫學院今年同樣參與計劃,中大要求申請人中五及中六首學期成績達全級首5%,並獲學校預計DSE五科達5*或以上;港大則要求申請人中五成績達全級首10%,並獲學校預計在DSE最佳六科取42分。
教育局表示,所有獲推薦學生可獲大學安排面試,將於明年DSE放榜前公布取錄結果。獲推薦的學生須透過大學聯招(JUPAS)報讀大學課程及赴考DSE。
中大入學及學生資助處長王家徹表示,校方對計劃申請人「不會來者不拒」,故現時取錄比例不是特別高。他說,中大每年了解經SNDAS取錄者入學後的學術成績,判斷計劃會否影響收生質素,據其了解,大部分學生平均成績點數(GPA)均「過3」(最高為4),反映學校把關有效,亦證明計劃門檻高。至於應否增加各中學的推薦名額,他說需平衡聯招學生需求,確保每人都有發揮自己能力及「向上流」機會。
城大下學年獨立招內地考生
另外,本報前日向城大查詢為何更改收生政策,今年度退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統一招生計劃」。城大昨發新聞稿交代,稱下學年起獨立招收內地應屆高考生,並已獲內地部門批准,可提升招收內地優秀學生的靈活度,在各省市收生不設名額上下限。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中大開外交學士課程 盼培養國際事務人才 (2025-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