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巴克萊研究團隊:風險資產正面表現料延續到明年

發佈於

【明報專訊】美國就業市場似乎已陷入「低招聘、低裁員」的僵局。我們認為,職位增長乏力主要源於供應端問題,而非勞動力需求大幅萎縮,預計勞動力市場不會持續惡化至出現大規模失業的程度。 中國的「反內捲」政策逐漸取得成效,而高科技行業為成功的例子。

目前市場有多項正面的市場指標:長期國債收益率已止跌企穩;與中國市場關聯度較高的商品(包括鋁、煤炭及水泥)價格回升;太陽能光伏板等行業正出現理性定價的迹象。

貿戰下 中美歐經濟料穩健增長

股市上漲背後有幾大關鍵驅動因素:政府有意為股市提供托市支持,中美貿易緊張局勢緩和及「反內捲」政策共同提振了市場情緒,例如,中證新能源指數剛創下24個月新高。中國高科技產業已成為市場典範,在機械人、電動汽車及人工智能(AI)等領域均取得顯著成就。中國政府正全力推動AI技術在全經濟領域的快速應用,而且科技板塊估值起點仍處於低位。最後,中國居民儲蓄規模已達到歷史峰值。隨着股市回暖,部分儲蓄很可能流入股市,進一步推動上升趨勢。

歐元區經濟近年來展現超預期的韌性,儘管未來幾個季度增速趨勢仍落後於美國,但應能維持增長趨勢。我們預計美國、歐元區和中國的經濟增速將分別達1.9%、1.3%和4.5%。在全球貿易衝突的背景下,這增速雖不算亮眼,但已屬穩健。

債券市場的情况顯示,英國、日本和法國等國的財政狀况令人憂慮。計入關稅收入後,美國的財政狀况相對穩健。我們預計美國2025至2026年財政赤字率將控制在6%以下。美國以外市場的長債投資者需警惕期限溢價不時飈升的風險,但我們認為全球長期債券市場不會出現系統性危機。

市場目前並未對聯儲局的獨立性過度擔憂。我們相信相關制度框架將保持穩固,貨幣政策不會受到政治因素的過度干擾。預計今年聯儲局還將減息兩次,各25個基點,在其中一次會議中減息50基點的可能性極低。

受惠聯儲重啓減息AI投資推動

儘管AI的估值已處於高位,但市場對其潛力的憂慮實屬過度。我們認為,目前情况與2000年時期相比,差異甚大。在聯儲局重啓減息與AI投資趨勢的推動下,風險資產的正面表現有望延續到2026年。

在經歷6個月的強勁上漲後,市場不太會對風險資產保持樂觀態度。自4月初的低點算起,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漲幅達30%至35%,恒生指數和日經指數同樣表現強勁。近幾個月,中國股市開始回暖,散戶投資者終於重投市場。儘管在本輪反彈的第三季度階段,歐洲表現相對滯後,但全年來看仍取得不俗的成績。在這種階段,市場往往傾向於「趨於保守」,選擇獲利了結,尤其是在資產表現大幅跑贏後。然而,我們認為市場尚未進入這一階段,在第四季度仍將保持風險偏好趨勢。

AI主題仍是股市的核心推動力,推動企業盈利增長,並帶動股市創下新高。過去一年中,AI板塊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並支撑強勁的業績表現。

大型科技企業的盈利同比增長超過25%,該板塊也是標普500指數今年預計盈利增長6%至8%、2026年再增長10%的關鍵因素之一。投資規模極為龐大,超大規模雲服務商和晶片製造商預計未來幾年將在AI相關領域投入數萬億美元。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巴克萊研究團隊 投資放大鏡]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張兆聰:無人機概念Elbit有條件炒上 (2025-09-29)

伍禮賢:優必選受惠國策支持 (2025-09-29)

涂國彬:金價續有新高可見 逐利避險角度皆然 (2025-09-29)

袁國守:小注參與港股炒賣盛宴 (2025-09-29)

簡慧敏:「內企出海專班」要與港專業服務強強聯手 (2025-09-29)

《幫你格價》:國慶吃喝玩樂優惠懶人包 (2025-09-29)

葉創成:敘做3個月港元定存年利率2.8厘 (2025-09-29)

陳正犖:美元短線料續彈 難升破區間頂 (2025-09-29)

許健生:TikTok協議:美國贏面子 中國贏大局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