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袁國守:小注參與港股炒賣盛宴

發佈於

【明報專訊】游資近日追捧高增長股份,防守股受冷落,買了防守股的,自然不是味兒。其實,入市前應分清是中長期還是短線部署,假如自問保守,原先目標是股價穩定增長和收息,那麼不要忘記「初心」,繼續持有已買入的防守股如「中特估」好了;若還有閒錢,則不妨用來參與近日熾熱的「音樂椅」遊戲。

長揸和短炒,本身並無牴觸,重要是入市前清楚自己的目的,若期望回報倍翻,並作退休之用,宜長線持有優質藍籌或指數ETF,並作為個人投資組合的核心部分。相反,如近日港股板塊輪流炒作,無論「北水」還是本地散戶都炒得不亦樂乎,若有意跟隨參與這場「派對」,似乎走短線為妙,且要控制注碼,兼嚴守止賺止蝕。

「中特估」房託股息率吸引

假如個人投資組合已買入防守股,例如「中特估」電訊和內銀股,以及房託(REITs),儘管近日股價表現明顯跑輸大市及一眾科技股,但勝在股息率大多有6厘以上,在目前港元定存年息率只約兩厘許的環境下,加上息率趨降,吸引力猶在,毋須因近期弱勢急於減持,值得繼續佔投資組合一席位。說時遲、那時快,上周五恒指急瀉356點,熱錢轉頭沽高增長股,換馬至防守股,內銀和中資電訊股跌勢隨即穩定下來。

至於高增長或潛在高增長板塊,如「B仔股」(生科股)、AI、晶片和機械人股等,則應跟隨/適應「北水」的炒賣作風,即概念、政策、消息及貨源供求先行,並配合技術分析,尤其是打算炒「即日鮮」,不應拘泥於傳統基本分析,如堅持考究某隻個股能否持續提供盈利增長等,否則會錯失許多短炒機會。

以上周三懸掛10號風球那天為例,阿里巴巴(9988)宣布加碼AI投資及推出新AI模型,並將與Nvidia(英偉達)(美:NVDA)開展Physical AI合作,加上「科技女股神」Catherine Wood的Ark Invest相隔4年之後再次買入阿里,涉資1630萬美元,刺激股價單日飈逾9%,高見52周新高174.9元。又如微盟集團(2013)當天宣布成立「微盟出海」全新業務單元,並成為Genstore.ai中國區獨家戰略合作伙伴,股價即彈逾5個巴仙。

AI晶片機械人概念成焦點

儘管阿里首席執行官吳泳銘表示,正積極推動為期3年、數額達3800億元人民幣的AI基建資本開支計劃,並透露會追加更大投入,但何年何月才能把AI深入電商、即時零售甚至金融服務場景,且帶來可觀增值回報?好些分析憂心,要成功轉化,阿里前期需要付出極高代價,長期回報充滿變數,惟面對當前「憧憬」、「故事」先行的市况,不樂觀一點「跟風」,死守價值投資法,難從這場港股盛宴中獲得甜頭。

正如Meta(美:META)行政總裁朱克伯格近日在一個訪問中表示,AI泡沬「很有可能」出現,但寧願冒着「浪費幾千億美元」的風險,也不能錯過AI發展。因此,向前看,AI、晶片和機械人概念,相信仍是年底前的市場焦點,在熱錢追逐高增長股的趨勢下,料這類主題股份經回吐後可再次炒高,小注入場控制風險便是。

(本網發表的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袁國守 投資心戰室]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張兆聰:無人機概念Elbit有條件炒上 (2025-09-29)

伍禮賢:優必選受惠國策支持 (2025-09-29)

涂國彬:金價續有新高可見 逐利避險角度皆然 (2025-09-29)

巴克萊研究團隊:風險資產正面表現料延續到明年 (2025-09-29)

簡慧敏:「內企出海專班」要與港專業服務強強聯手 (2025-09-29)

《幫你格價》:國慶吃喝玩樂優惠懶人包 (2025-09-29)

葉創成:敘做3個月港元定存年利率2.8厘 (2025-09-29)

陳正犖:美元短線料續彈 難升破區間頂 (2025-09-29)

許健生:TikTok協議:美國贏面子 中國贏大局 (2025-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