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分析:平權抗爭「代言城市」成特朗普執念

【明報專訊】美國總統特朗普上周六(27日)宣布,將向俄勒岡州最大城市波特蘭(Portland)部署軍隊,令該市再度成為全國焦點。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上周六分析認為,特朗普對波特蘭的執著,和其他城市有明顯不同,背後有着深層政治考量。
跪頸案騷亂 成右翼「無政府狀態」象徵
「特朗普1.0」時代的2020年5月,美籍非裔男子弗洛伊德(George Floyd)於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被警方逮捕期間,遭白人警察肖萬(Derek Chauvin)以膝蓋壓頸逾8分鐘致死,引發全美大規模反警暴及反種族歧視示威潮,其中波特蘭爆發連月騷亂,暴力分子縱火焚燒政府建築,場面成為右翼口中「無政府狀態」的象徵。Politico指特朗普自此牢記在心。
過去數周,白宮幕僚及特朗普盟友頻繁以近乎「世界末日」的語言談及波特蘭,屢次重提2020年夏天逾170天示威的混亂場面。當年大部分示威和平舉行,間有零星搶掠、破壞及與警方衝突。特朗普當時未經地方批准,調動超過750名國土安全部人員進駐波特蘭,激起更大爭議。
特朗普屢屢點名波特蘭,與該市實際罪案情况無必然關係。波特蘭謀殺率遠低於孟菲斯、首都華盛頓及芝加哥等城市,但白宮仍將波特蘭標籤為「失控」的典型,推動「法律與秩序」議題,把移民、罪案及極左暴力一併包裝。
一名接近政府的消息人士坦言:「波特蘭就是2020年問題的『代言城市』。」該市作為庇護城市,其當局拒絕調動國民警衛隊或主動和聯邦移民部門合作,因此更容易被聯邦點名批評。白宮幕僚形容,波特蘭既有「庇護城市」標籤,地方拒絕動用州兵、早年又有「動亂」畫面,理論上最適合用作論證「聯邦有必要強硬執法」的案例。
(Politico)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特朗普派兵波特蘭滅罪 被質疑暴力圈套 移民政策掀示威 第4民主黨主政城市遭盯上 (2025-09-29)
FBI算舊帳 炒BLM示威執勤探員 (2025-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