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河套配套被指難吸市場 孫東:逐步成熟

發佈於

【明報專訊】管理及營運河套香港園區的港深創科園公司,正就第一期第二及第三批次的其中10個地塊,邀請業界就公私營模式發展提交意向書,有測量師日前關注河套提出的發展條件對吸引市場「頗具挑戰」,包括鐵路站2034年前後才建成、企業及居民進駐數量難料等。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昨稱,意向書提出的發展模式都是「經仔細考慮」,承認河套鐵路需時建成,但其他接駁交通服務會逐步成熟,便利園區企業及員工。

兩發展模式「經仔細考慮」 開放態度

第一期第二及第三批次包括22個地塊,港深創科園公司正就其中10個地塊徵詢市場意見,建議的兩個發展模式之一是由發展商設計、融資、施工、管理、營運和維護,業權由園區公司擁有,契約年期最長50年或更短;其二是發展商負責全部或部分發展成本。香港測量師學會土地政策小組主席劉振江日前接受本報訪問提到,河套鐵路需時建成、居住需求等仍是未知數,發展商無業權亦難融資,投資者需面對風險。

孫東稱,有留意相關意見,兩種模式經仔細考慮提出,目的吸引業界參與,政府對兩種模式持開放態度。他提到河套交通配套陸續建成,包括上水已有巴士往河套、今年將開通行人通道連接落馬洲與河套、港深創科園將安排接駁巴士連接河套至上水站及其他交通熱點,古洞北明年也有交通路線接駁河套。

用途涵國際校因市場有興趣 歡迎意見

該10個地塊用途包括先進製造大樓、人才公寓及國際學校等。孫東解釋,涵蓋國際學校是了解到市場有興趣,園區公司此前做了相當工夫,也跟業界密切接觸,有業界提出一些期望與興趣;又說園區公司首次就河套發展詢問市場意見,目的是「拋磚引玉」,會本着開放態度,虛心聽市場意見。

孫東提到,如業界對第二及第三批次其餘12地塊有興趣,政府亦歡迎。至於現為應急醫院的園區第二期,他說今年內會適時公布規劃,料包括30多幢大樓,兩期園區共將建60多幢大樓,涉200萬平方米可發展樓面面積。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河套「審批專班」18部門機構協作 每季開例會 孫東:工程各程序盡可能同時做 (2025-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