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灣區熱搜:「交易+物流+展貿+電商+文旅」綜合體 新黃沙水產中心趕啟用 商戶餐廳多未開

【明報專訊】廣州海鮮批發集中地、營運30多年的黃沙水產市場,月初搬遷至荔灣區東洛圍碼頭新址,並改名「新黃沙水產中心」。這個以郵輪為外觀的新水產中心,標榜集海鮮批發零售、智慧物流、餐飲文娛和電商展覽於一身,不過可能因趕搬新址的緣故,水產中心僅開了主樓的一和二層,大部分海鮮檔及餐廳商舖等仍未開業,如想「樓下買海鮮,樓上即加工」的話,可能還要再等一等。
明報記者 蔡宛均
黃沙水產市場自1994年成立以來,從一個潮濕喧囂的傳統小市場,發展成為華南最大鮮活水產市場,年交易貨量超過32萬噸,年交易額破127億元(人民幣,下同),但隨着城市發展及設施老化,新黃沙水產中心應運而生,於本月8日正式開業。
多數地方仍裝修 檔主料虧損一月
新址開業一星期後,記者實地觀察發現,各區域未全部開放,舊市場的商戶尚未全部搬過去。目前營業的商戶只集中在主樓一層,二層則只有數戶開業。有還在幫某商戶趕工裝修的工人說:「本來讓商戶慢慢搬,10月、11月都不打緊,但突然又下命令必須在9月底全搬過去,我們也有點措手不及。」有已開業的檔主則擔心說:「月租高達十幾萬元,從搬進來那天(9月8日)開始算,但由於大多數地方還在裝修,我們估計要虧一個月。不知道政府是否會提供補貼。」
有專程去「嘗鮮」的市民表示,雖然新址比舊市場乾淨,也沒有那麼多臭味,但擔憂「呃秤」,笑稱「盼塑料袋少注點水」。據了解,為保證明碼實價,水產中心實行「退一賠三」及「先行賠付」政策,並建立了「計量+食安」雙誠信體系,對計量器具實行「五統一」管理,確保計量準確,杜絕缺斤少両,但現場暫未看到有如何投訴的宣傳指引。
至於海鮮價格,有市民反映較街市貴,但縱觀而言,商戶出售的不乏街市較少有的種類,例如帝王蟹、波士頓龍蝦,其中一間商戶KXGJ快鮮國際工作人員便說:「我們這基本都是進口貨。」有客人在該店以384元購買一隻3.2斤重的波士頓龍蝦,平均售價每斤120元。記者翻查生鮮網購平台,一隻1.8斤左右的波士頓龍蝦售359元,平均每斤199元。
據官方之前的宣傳,新黃沙水產中心是要打造成一個集「交易+物流+展貿+電商+文旅」五位一體的智能型水產產業綜合體,其中以「樓下買新鮮海鮮,樓上餐廳加工即食」最吸引,但何時有酒樓食肆進駐尚未知曉,有市民便說:「等可以加工了,我們就帶家人過來試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