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低空經濟科技館開幕 展兩地研究成果

【明報專訊】政府正致力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法定機構生產力局設立全港首個「低空經濟科技館」,昨起正式開放予公眾或團體預約免費參觀,展期半年。展覽現場展示近20項來自本地及內地的低空經濟技術成果,包括由廣汽高域研發的載人電動垂直升降飛行器1比1模型、無人機滅火系統等,部分擬參與政府推出的進階版「監管沙盒X」。
黃偉綸:個別沙盒項目不符安全未獲批
展館設於九龍塘生產力大樓地下一層,每日下午5時至6時半有3節可供網上預約參觀。其中一項展示的成果「高層無人機壓縮空氣泡沫滅火救援系統」,由內地龍翼航空及廣東瑞霖合作研發,其在港代理聯創嘉立(香港)設備有限公司助理副總裁譚文龍向本報稱, 系統包括地面製泡設備及以喉管接駁的無人機,垂直救火高度達250米,已獲內地多個消防部門採用;他認為本港高廈火災適合使用該系統,惟現時在港仍受法規所限未能應用,未來冀先參與沙盒X。
亦在現場展示的廣汽高域GOVY AirCab城市空中出行飛行器模型,該載人飛行器可用於短距離飛行和觀光。其他展示項目包括無人機機場及換電系統、外賣無人機、大廈外牆清洗無人機等。
副財政司長黃偉綸昨出席開幕儀式致辭稱,政府今年3月公布首批38個「監管沙盒」試點項目,其中17個已展開測試,預計10月底將增至28個。他強調政府推動低空經濟同時,「有一件事是不會妥協,就是安全」,指在沙盒項目當中有個別項目未獲批,其中主要考慮是「安全還未做得到」。生產力局首席數碼總監黎少斌表示,生產力局會循三方面帶動本港低空經濟發展,在上游層面助力材料研發,以往曾成功研發「碳纖維-泡沫金屬複合材料」助無人機變得更加輕量,在電池效能沒提升前提下,延長無人機續航力。
中游方面,黎稱生產力局會與國際權威組織電機及電子工程師學會、大灣區標準創新聯盟等機構合作,推動建立無人機應用標準,涵跨境物流、監管沙盒、製造要求等,助香港標準與內地及國際接軌。至於下游,該局參與研發不少應用技術,包括用於T2主幹路及茶果嶺隧道牆身檢查的「地空協同隧道自動檢測系統」、與南方電網合作的無人機AI檢測系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