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華府倘停擺 特朗普威脅大裁員 分析:或對就業市場產生更持久影響

【明報專訊】美國政府面臨關停威脅。倘共和、民主兩黨無法在周二達成短期支出協議,美國政府將於美東時間周三凌晨零時(香港時間周三中午12時)停擺。截至昨晚,民主黨人仍堅持共和黨須延長《可負擔醫療法案》的保費補貼,並撤銷早前削減醫療補助(Medicaid)資金的措施,否則將拒絕協助共和黨通過短期支出法案。在政府停擺迫在眉睫之際,美國總統特朗普昨繼續威脅要解僱「大量」聯邦政府僱員,並指這「完全是民主黨」責任。
美國政府關門已是司空見慣,每個聯邦機構都有一套應急措施,但特朗普正修改這些計劃,使政府關停的潛在影響更難預測,例如白宮管理及預算辦公室(OMB)主任沃特(Russell Vought)已指示各政府機構,列出政府停擺時的裁員名單。不過截至周二,沒有任何機構在其關停計劃明確要求裁員。
白宮指示各政府機構列裁員名單
參考過往歷史,美國政府停擺對市場和經濟而言,通常不會有重大影響。多數經濟學家預計,美國政府每關停一周,對美國GDP將造成約0.1個百分點的影響。最長一次關停在特朗普上一任期,當時共關停35天,對價值30萬億美元的美國GDP來說微不足道。但部分分析認為,今次情况可能不同。倘部分聯邦政府僱員被永久解僱,可能對原已疲弱的就業市場產生更持久的影響。
摩根大通資產管理的首席全球策略師David Kelly稱,時機不對,這次潛在政府關停將較為危險。巴克萊分析,若特朗普的裁員威脅兌現,這將與過去做法大相逕庭,為政府關停帶來的經濟影響注入更多不確定性。野村分析,倘政府關停,並進行大規模裁員,其對非農就業數據的影響,要等到11月公布10月數據後才會顯現,並產生較以往嚴重的短期影響。
勞工部擬不發數據 影響美聯儲決策
若政府停擺較長時間,還可能推遲關鍵經濟數據發布,影響美聯儲決策。美國勞工部周一已表明,原定在停擺期間發布的數據「將不會發布」。由於非農數據近期顯著轉弱,並大幅向下修訂,令就業市場數據變得尤其重要。美銀指出,倘政府關停時間較長,美聯儲將不得不依賴私人數據來決定利率決策。
共和黨主導的眾議院此前通過一項持續決議案(CR),對政府撥款的期限延長至11月21日。不過此法案若要在參議院過關,共和黨須在100席的參議院至少獲60票支持,從而終止辯論,進入表決程序。由於共和黨在參議院只有53票,其中1人預計會投反對票,意味至少要有8名民主黨人支持,才能通過持續決議案,維持政府運作。
避過停擺 參院需8民主黨人倒戈
參議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今年3月率部分民主黨人聯同共和黨投票,通過一項短期維持政府運作的法案,為共和黨人解圍,但此舉觸怒了民主黨內許多人,質疑其放棄了民主黨制衡力量。《華爾街日報》指出,近期陷入分裂的民主黨,今次罕見地團結一致,是明顯態度轉變。民主黨人表明,經過聯邦政府數月裁員,以及特朗普政府扣留國會批准的資金後,已對共和黨失去信任,因此要利用投票作為籌碼。不少民主黨人認為,挽救醫療補貼是明年中期選致勝關鍵。共和黨則表示,除非民主黨在參議院投票協助通過持續決議案,避免政府關停,否則不會就延長醫療補貼進行談判。雙方截至周二仍未化解分歧。
(綜合報道)
[國際金融]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金價連續兩日破頂 期金逼3900美元關 (2025-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