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蔡若蓮:增收非本地生助吸教學人才

【明報專訊】8間資助大學的非本地生佔比上限由上學年起倍增至40%,並由2026/27學年起增至50%。有議員關注院校配套設施能否配合、會否影響教學質素等,當中新思維狄志遠問及師生比例會否受影響,又稱目前四成限額尚未用盡,再提升上限是否迫切。教育局長蔡若蓮說,大學設4個年級,院校須規劃每年收生人數,亦不會在同一年級用盡限額,認為若院校早些得知上限,可更善用資源空間。她又說,八大已大幅增加教學人員,升幅約15%、涉及數百人,相信取錄非本地生同時亦有助吸納頂尖教學人才。
回應資源擠壓 稱各校有不同方法
立法會教育事務委員昨日討論新一份《施政報告》的教育政策。對於八大非本地生上限增加,工聯會吳秋北關注如何確保大學公共設施等資源不受擠壓;民建聯李慧琼則稱八大均面對校園擠迫問題,當局應增加資源配套。蔡若蓮表示,各院校會用不同方法,如購買現成地方或申請增加校園地積比例,增加教學空間,又稱校方會審慎及負責任地考慮學校配套,再循序漸進地收生。
對於政府將引入教師執業證書制度,教育界議員朱國強認為,教師面對沉重工作量及有增無減的要求已忙到「有氣無碇唞」,引述前線教師稱對新機制感擔心,冀當局考慮實際情况,避免「為做而做」及打擊教師士氣。蔡若蓮回應稱,執業證書制度是守護教師專業形象及學生福祉「必須走的一步」,又稱與各持份者商討該措施時獲正面反應。
議員引述教師表憂 蔡若蓮:證書制反應正面
至於會否要求現職教師額外進修、如何處理教師懷孕期間辭職後復出的特殊情况,以及代課教師的安排,蔡稱會向校長、各學校議會代表、辦學團體等廣泛了解業界實况,並配合教育周期,訂定執業證書續期的合理期限,再一併考慮各項情况的實際操作。
與內地互認副學位 「成熟一省推一省」
至於與內地推動副學位程度學歷互認安排,蔡若蓮說,當局已與廣東省教育廳大致取得共識,正在國家教育部跟進相關程序,預計不會「一刀切」互認所有副學位課程,而是從某些課程開始,採取「成熟一省推一省」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