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村民說:年輕一代接棒 以藝術復興村落

發佈於

【明報專訊】今年28歲的Emma在港島長大,從前很少回來鹽田梓。雖然她叔叔熱中於復村,經常呼召她回來幫忙,「但我當時覺得(復村)責任仍在上一代,未輪到我。我正是外出打拼的時候,你叫我返鄉下」?然而有一晚,叔叔在島上工作至深夜,留宿時因觸電離世,「這件事對我很震撼,原來有些事情不能拖,讓我想繼承他復村的心願」。後來她成為村民導賞員,帶領遊客認識村落文化,亦逐漸萌生舉辦藝術節的念頭。

Kito則自小經常隨家人回來鹽田梓,「即使那時整條村沒有人,他們經常帶我和弟弟回來到處走走,說說以前面貌」,對小島充滿感情。Kito弟弟甚至於2012年辭去正職,獨自回來與村長胼手胝足重修村落舊貌,清除雜草、復修舊屋、學做茶粿,曾窮得連坐街渡到市區的錢也沒有。Kito亦受弟弟感染,「我覺得我都可做一些事保育客家文化,擔心這些文化有一日會失傳」。她不時隨弟弟到市區擺檔宣傳鹽田梓客家文化,碰上農曆新年姊弟倆亦會留宿島上,製作巨型圓籠茶粿,與村民共享這寓意團圓的賀年食品。

現時投入復村的新一代不止她倆,今次藝術節還有從英國回流的村民帶來AR藝術作品,也有村民後代借出已修復的陶藝空間作表演場地,他們雖未曾在島上生活過,但絲毫不減對鹽田梓的歸屬感。面對年輕一代的新嘗試,二人說老一輩村民都樂意支持,村長更默默在自己屋外設置休息站給公眾歇腳,其他村民亦十分願意在藝術節期間與遊客交流,教大家講客家話,也聊聊鹽田梓的故事。最近第9代村民正在整理族譜,發掘家族歷史之餘,亦為保存鹽田梓歷史留下重要文獻。

[村遊記]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鹽田梓漫步阡陌看表演 客家村落變大舞台 (2025-10-04)

鹽田梓歷史:鹽業式微曾淪「鬼島」 村民保育重生 (2025-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