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鹽田梓歷史:鹽業式微曾淪「鬼島」 村民保育重生

【明報專訊】鹽田梓的陳氏先祖,大約在300年前陸續從廣東搬至沙頭角東北寶安縣的鹽田村,再轉至西貢一小島建立村落,並將此島命名為「鹽田梓」,原因是島上有鹽田,而「梓」解作「鄉里」,帶「不忘故鄉」之意。19世紀中,兩名歐洲神父到鹽田梓傳教,感染所有村民信奉天主教,自此成為一條客家「教友村」。
早期村民靠曬鹽賣鹽為生,及至20世紀初鹽業式微,加上村民陸續外遷,移至市區生活甚至移民歐洲,島嶼一度淪為「鬼島」。直至2000年起,有熱心村民不忍故鄉凋零,重返故鄉復興村落,修復房屋、復育鹽田,一步步保育村落文化,才逐漸回復今日景象,目前島上仍有不少荒廢房屋,已修復可住人的約有4至5間。
[村遊記]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鹽田梓漫步阡陌看表演 客家村落變大舞台 (2025-10-04)
村民說:年輕一代接棒 以藝術復興村落 (2025-10-04)
繼續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