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謝展寰冀香港成為電動車電池收集中心 望「轉廢為材」帶動產業 (13:09)

環境及生態局長謝展寰今(4日)提及當局已促成本地公司在環保園回收園裏建設電池回收設施,有望明年落成後可回收退役電池,冀香港成為電動車電池收集中心,供內地提煉稀有金屬,帶動產業及就業;又提到環保園首間紙漿廠料年底運作,望能處理所有種類廢紙。
超強颱風樺加沙於上月尾襲港,熱帶氣旋麥德姆亦於近日靠近本港,天文台今日發出三號強風信號,成為今年第12個熱帶氣旋警告,破歷年紀錄。謝展寰今日出席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時,被問到局方有何方法應對極端天氣,他回應表示局方會繼續推動節能減碳;又稱土拓署內部工作小組將檢視基建標準的提升空間。
謝展寰被問到電動車電池處理措施進度,他引述稱本港10輛私家車中有7輛為電動車;電動車在所有車輛佔比約12%至13%,指電動車電池壽命需有8至10年,但已開始有電池需要處理,預料需求將持續上升。謝展寰表示,電動車電池處理較複雜,當局已促成本地公司在環保園回收園裏建設電池回收設施,有望明年落成後可回收退役電池;並希望香港能成為電動車電池收集中心,分解電池為「黑粉」,並送往內地提煉稀有金屬,供予其他城市。謝冀籍此建立產業及經濟活動、促進就業及達經濟增長,又透露已有另一間公司有意投資電池回收產業,並預料兩個電池回收設施共可處理10萬噸電池,以「轉廢為材」。
謝展寰提到政府於2011年起把停車場電動車充電設施增設加入修改樓宇面積要求,故現時新樓宇停車場已備電動車充電設施;當局亦為舊屋邨添置屋苑充電儀,以便居民。謝指現時全港已有10萬個停車位備電動車充電設施,料今屆政府末會增至20萬個。
謝展寰指出,現時香港有萬多個公眾充電網絡,當中僅有2000多個為高速充電,表示局方將來會以高速充電為骨幹,並耗資3億鼓勵興建3000個高速電動車充電設施,以供16萬個車輛需求。謝展寰又稱將會在過境關口附近設置轉接頭,亦會在市區各處配備內地車適用的「國標槍」,以便「粵車南下」,又會以「EV充電易」流動應用程式提供轉接頭地點資訊。
謝展寰又預料環保園首間紙漿廠可於年底運作,明年可全線收集廢紙,又稱有別於以往須把廢紙運往內地,卻不能所有種類的廢紙,紙漿廠則可回收紙包飲品盒等,料每年可處理70多萬噸廢紙。
謝展寰最後提到明年中會批出第一批容許狗隻進入食肆牌照,又說未有打算為牌照數目設上限,表示將與業界商討有否這個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