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熱點

秋日防秋燥|蒸燉蘋果食、煲蘋果水飲可養生?中醫稱適合脾胃虛弱、燥咳者 宜飯前食免礙消化【附4食譜】 (13:07)

發佈於

社交平台有人稱「蒸蘋果食」或「煲蘋果水飲」可養生,香港中文大學中醫學院客座副教授、註冊中醫林冠傑接受明報電子平台組訪問表示,蘋果歸肺脾二經,具有生津潤燥、止咳化痰、健脾消滯等功效;蒸或燉過的蘋果,能減輕寒性,亦會較生食蘋果滋潤,適合脾胃虛弱、受燥咳困擾,或是津液不足導致口乾舌燥、鼻乾的人,特別適合秋天秋燥時食用;並提供4個燉蘋果/湯水/茶飲食譜。林冠傑提醒,要控制血糖的人慎食;「蒸蘋果」或「蘋果水」宜於飯前食或飲。

蘋果配藥材燉煮 提升潤燥功效

林冠傑續稱,可將去皮去芯的蘋果,搭配川貝、南北杏或百合等藥材一同燉煮,倘加入雪耳或燕窩,更能提升潤燥化痰功效。至於煲蘋果水,潤燥效果較為溫和,同時具有輕微的化痰開胸作用,適合因寒熱交替引發咳嗽並伴有口乾徵狀的人飲用。煲蘋果水時可加入無花果、陳皮等食材,有助加強食療效果。林冠傑提醒,高血糖者煲蘋果水「宜清不宜濃」,不宜額外加糖或其他糖分高的食材。

新鮮蘋果生津止渴 宜常溫食多咀嚼

「蒸蘋果」或「蘋果水」宜於飯前食用,飯後食用容易導致血糖上升及妨礙消化。倘飯後立即飲大量蘋果水,會加重腸胃負擔,影響吸收。假若飯後想吃蘋果,林冠傑建議稍待約1小時才進食。林冠傑補充,新鮮蘋果的生津止渴及消滯效果會較蒸燉蘋果佳,但其性偏涼,脾胃虛弱或容易胃脹的人宜食用常溫蘋果並充分咀嚼,以減輕腸胃負擔。

燉蘋果/湯水/茶飲4食譜

●川貝南北杏燉蘋果
【材料】蘋果去皮去芯1個、川貝10粒、南北杏各10粒、陳皮一角、乾無花果2粒、太子參10條、冰糖少許、水2碗
【製法】所有材料燉兩小時。
【功效】潤燥化痰補氣

●玉竹黃耳百合燉蘋果
【材料】蘋果去皮去芯1個、玉竹3條、黃耳2小粒、乾百合5片、蜜棗1粒、水6碗
【製法】黃耳先浸水15分鐘,所有材料燉兩小時。
【功效】潤燥保肺

●蘋果薏米南北杏湯
【材料】蘋果去皮去芯2個、生熟薏米各1湯匙、南北杏各10粒、陳皮一小角、雞內金2片、冰糖少許、水6碗(檸檬汁2茶匙最後加)
【製法】所有材料煲45分鐘,煲好後加入檸檬汁2茶匙。
【功效】潤燥祛濕醒胃健脾。適合小朋友常服凍飲致消化不良、有痰、少許咳的人。

●蘋果雪梨花旗參蜜
【材料】蘋果去皮去芯2個、雪梨乾3片、花旗參1湯匙、南北杏各10粒、蜂蜜2湯匙、水8碗
【製法】所有材料煲45分鐘,放涼至水溫60°C以下,加入蜂蜜。
【功效】潤燥。適合夜瞓燥熱、容易有口氣口乾口苦的人、乾咳有小量痰的人。

文:呂婉怡

蘋果 實用資訊:

吃蘋果止瀉?中醫:多吃肚脹不建議

自製滋潤飲品:蘋果雪梨檸檬汁、焗無花果水

蘋果加熱助釋果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