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分析﹕以炸卡塔爾意外成破局關鍵

【明報專訊】《華爾街日報》(WSJ)上周六(4日)報道,美國及阿拉伯斡旋者數月來苦心協調,力求以色列與哈馬斯的戰事最少暫停,並促使哈馬斯釋放以色列人質,惟成效有限。最終以色列上月導彈襲擊卡塔爾首都多哈意外成為破局關鍵,為終結衝突鋪路。不過,《紐約時報》等媒體分析,特朗普這次「和平突破」卻讓內塔尼亞胡進退維谷。
WSJ指出,上月9日發生的那場導彈襲擊,美國總統特朗普事前僅獲簡短通報,卡塔爾更毫無收到預警,令該國及波斯灣盟友憤怒,要求以色列補償,同時使特朗普意識到區域衝突升級的風險,決定化危為機,其團隊隨即展開穿梭外交,中東問題特使威特科夫與女婿庫什納聯同以色列、卡塔爾及沙特阿拉伯高官作了3周密集磋商,最終於上周公布20點和平計劃。
《紐約時報》和彭博社分析指出,就算哈馬斯僅有條件地同意停火方案,特朗普仍視為重大突破,既體現他其一貫「先有協議,細節待後談」的交易風格,亦把壓力直接推給內塔尼亞胡,令他陷入外交兩難。
內塔尼亞胡陷兩難 或致執政聯盟分裂
一直以來,內塔尼亞胡不理國際譴責,堅持「徹底消滅哈馬斯」。他若接受協議,意味無法按自己主張結束戰爭,更可能令執政聯盟分裂、甚至倒台。畢竟政府內的極右成員視「徹底擊潰哈馬斯」比釋放人質更重要。
特拉維夫大學政治學者沙恩分析:「這顯然令內塔尼亞胡陷入極大政治困境,但他還能怎辦?」他認為,內塔尼亞胡或會私下安撫極右閣員:「先生們,且先釋放人質,之後再作打算。」
(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新華社)
(以色列-哈馬斯戰爭)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特稱以允「初步撤軍線」 女婿特使斡旋 (2025-10-06)
通貝里遭以扣押 疑曾受惡劣對待 (2025-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