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本周FOCUS.採訪手記:關注學童情緒健康

【明報專訊】回憶從前開學的首個月,作為學生的我,每次踏入課室總是戰戰兢兢,因為不知道哪個同學會與自己同坐,是不是我的好朋友?哪個老師會任教哪一科,他要求嚴格嗎?然後每天又怕帶漏書本做漏功課。如是者,每個新學年,都要適應兩三個月才習慣。當時社會並沒有特別重視學童心理健康這課題,像我這些情緒敏感的小朋友,往往產生焦慮而不自知,除了出現失眠、肚痛等身體反應,到出來工作了,仍常會發噩夢,總會夢到遲到、考試沒有溫書等情景,才明白其實童年及青少年時期的經歷,對一個人的成長確實會造成長遠影響。
近年社會開始關注學童情緒健康,教育局亦推行「4Rs(休息、放鬆、人際關係、抗逆力)精神健康約章」,不少學校都積極為學生設計種種提升幸福感的活動,減輕孩子對學業、社交等問題的心理負擔。
為小朋友提升幸福感
因此,在上期大革新後的《HappyPaMa教得樂》,除會聚焦於近年大熱的AI話題外,兒童心理及情緒健康,亦將會成為我們的重點課題。如今期的封面故事,便有兒童情緒教育活動工作者及小學校長,詳盡分享如何為小朋友帶來安全感、幸福感,也邀請了教育輔導碩士、「情緒菜市場」創辦人李心怡為我們撰寫全新專欄。及後我們亦會帶來更多家校攜手為孩子培育健康身心的專題,希望各位爸媽讀者也有所得着。
文:顏燕雯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7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