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基金特區:瑞士百達未來10年看好歐股 「美國例外論」或消退 資金撤出美股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最近美國政府陷入停擺,惟市場憧憬美企第三季業績向好,同時人工智能(AI)投資熱潮持續,目前美股升勢未受影響。長線而言,瑞士百達財富管理亞洲首席策略師兼研究主管陳東認為,美國政策的不確定,加上市場對美國債務狀况的憂慮,將促使部分資金逐步流出美股,相對看好未來10年的歐股表現。

美國國會參議院周一再度否決臨時撥款法案,政府停擺雖進入第二周,但由於市場普遍認為停擺不會持續太久,加上投資者憧憬美企盈利向好,及AI熱潮帶動下,標指及納指於周一齊創收市新高。即使美國政府停擺或為短期因素,陳東表示,今年以來投資市場充滿戲劇性,很多事情其實都與美國政策的改變有關,從貿易政策、地緣政治,以及對盟友的立場等,而這些改變正加速全球的結構性轉變,預期將對未來10年的環球經濟及投資市場帶來深遠的影響,以經濟增長為例,該公司目前預期美國截至2034年底止的10年年均經濟增長率為2%,較去年預測的2.1%下調0.1個百分點,這是基於特朗普政府的關稅及移民政策;而鑑於德國政府增加開支,該公司今年對同期歐元區的10年年均經濟增長率的預測,由去年預期的1.5%,上調至1.7%。

美政策不確定 債務令人憂慮

陳東續稱,過去美國政策相對確定,為美國經濟提供透明度及穩定性,於美國例外論支持下,多年來環球資金持續流入美國資產,尤其是美國股市,隨着美國政策變得不太確定,同時美國債務狀况持續惡化,近年引發市場對美國債務可持續性的擔憂,亦令市場開始質疑美國國債能否繼續充當無風險資產,此情况有可能促使部分來自海外資金,逐步從美國資產流出,轉向其他市場資產,導致「美國例外論」逐步消退,僅就股票資產而言,由於預期未來不少投資者為分散投資,會將部分資金逐步撤出美股,將使美股估值與環球其他股市估值的差距有所收窄。

美元兌其他貨幣或逐步貶值

儘管未來或有資金流出,但陳東認為,美股仍能提供不俗回報,基於美國市場具備為數不少盈利可觀的優秀企業,尤其是於科技領域,於AI發展下,預期不僅美國的科技企業,其他能夠應用AI提升營運效益的美企,也可維持較高的利潤率。根據該公司預期以美元計的未來10年美股年均回報率,雖不及過去10年的年均回報率可逾12%可觀,惟料未來10年仍可提供達7.1%的年均回報率(見圖1)。

陳東補充,若以各地市場本幣計,該公司預期環球股市未來10年年均回報率為7.1%,而環球除美國外市場的未來10年年均回報率為7%(見圖2),兩者相差不大,但若改以美元計算,環球股市未來10年年均回報率為7.5%;環球除美國外市場的未來10年年均回報率則提升至8.6%,這差異主要受貨幣匯價影響,基於該公司預期未來10年,美元兌其他貨幣可能會逐步貶值,而其他貨幣兌美元的平均匯率則有機會升值。

歐洲經濟或現結構性復蘇

意味投資於以本幣計可提供較高年均回報的市場,有望於賺取較高股市回報,同時可望獲取匯價的潛在升幅。再參考瑞士百達的預測,以各地市場本幣計算下,歐元區是其中一個未來10年年均回報較出眾的市場,以歐元計的10年年均回報可達7.5%,緊隨其後的為亞洲除日本外市場,以本幣計算的10年年均回報亦達7.2%。

陳東表示,隨着歐洲政策的轉變,尤其是歐盟最大的經濟體——德國,財政政策已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該國放棄了長期以來嚴格的支出限制,轉向增加開支,其中包括提升國防開支,同時歐洲各地也有計劃增加國防開支,儘管不同國家會有不同的投資時間表,投資金額也略有不同,但增加開支帶來經濟增長動力,將蔓延到整個歐洲,並可能為歐洲經濟帶來結構性復蘇,利好區內企業盈利表現;而亞洲除日本外市場,則有望受惠於中國的AI發展。

明報記者 劉敬華

[基金特區]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