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分析料短期股價受壓 摩通信長期正面

發佈於

【明報專訊】若是次匯控(0005)得以私有化恒生銀行(0011),象徵着恒生迄今逾53年的上市地位將告終。恒生銀行前副董事長兼行政總裁柯清輝表示,他已離開恒生16年,現時對恒生發生的事一知半解,但說「恒生的招牌喺香港咁耐咁好,若無咗會可惜」(編按:匯控表明私有化後恒生仍會保有自己的品牌)。他又稱私有化仍要經過股東投票表決,目前不知道匯豐最終能否全面收購恒生。

前CEO柯清輝:恒生招牌「無咗可惜」

雖然匯控稱私有化與恒生不良貸款無關,惟光大新鴻基證券策略伍禮賢認為,處理恒生高企的壞帳率為私有化考慮因素之一,亦提到匯控過去一年啟動內部重組,以提升營運效率及節省成本,私有化恒生此舉符合匯控簡化架構的路線。另伍禮賢認為回購為穩住匯控股價的重要因素,匯控將停止回購3季,未來匯控股價上升動力料相當緩慢,同時加重集團自身資金管理的壓力,料短期股價將受壓。

中長期而言,伍禮賢認為私有化可提升匯控及恒生兩個品牌的協同效應,如合併重疊部門,但實際效益需待日後披露更多數據。若匯控股價跌穿100元,他認為將會是中長期部署的機會。曾積極推動匯控分拆、人稱「Ken sir」的匯控資深投資者呂宇健認為,過去匯控每股純利上升並非利潤大幅增長,而是源自於每季回購,若停3季回購,他估計資金會由淨流入匯控變為淨沽出,並將拖累匯控股價回落至80元水平。

摩根大通發報告指計算過匯控停回購3季約涉及70億美元(約546億港元),並料匯控股價近期將跌中單位數百分比,但相信私有化長期而言屬正面。摩通指出,即使未計及私有化所帶來協同效應,以及優化成本等因素,純基於私有化消除恒生少數股權的權益考慮,以基本情境預料匯控於2027年每股盈利及每股股息,將分別升1.5%及3.1%。另摩通提到,若市場對匯控私有化反應過度累及股價錄得較大跌幅,反而是吸納匯控機會。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匯控擬千億私有化恒生 品牌保留 收購價溢價三成 預告停回購3季補充資本 (2025-10-10)

稱恒生財務穩健 房地產信貸挑戰漸減 (2025-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