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話你知:恒生指數將無恒生 誕生之初亦無

【明報專訊】匯控(0005)昨日扔出「深水炸彈」,擬斥千億元私有化恒生銀行(0011),意味恒生或結束53年上市路。不少網民問道,若私有化恒生後,恒生指數「再無恒生」,是否猶如「菠蘿包無菠蘿」一樣,恒指公司、恒生指數又需否改名退場?
然而匯控提私有化恒生,已表明恒生將保留持牌銀行認可,並維持獨立企業管治、品牌形象、獨特市場定位及分行網絡,即是恒生不上市,仍可以自有牌照、品牌經營,如此一來,恒指公司等業務應無大變動。
1965年大擠提 抽走1/6存款
翻查資料,恒生指數由前董事長利國偉倡議成立,當初原意只作內部參考,初時只有30隻成份股,於1969年11月24日正式對外推出時才增至33隻,當中根本沒有恒生,原因是當年恒生仍沒上市,反而其母企匯豐自開初便被納入,56年來一直堅守成份股的地位。
恒生銀行於1933年3月3日由林炳炎、何善衡、梁植偉、盛春霖創立,乃香港主要華資銀行之一。恒生於1965年遇上重大難關,當時本港爆發史上首次大型銀行擠提事件,包括恒生在內多家華資銀行擠提,當年4月5日恒生一日內便被提取8000萬元存款,佔當時存款總額約六分之一。隨後董事局開會商討對策,決議將控股權售予匯豐,最終匯豐以5100萬元收購恒生51%股權,恒生變成英資匯豐集團成員,但保持獨立營運,管理層亦堅持以服務中小企為主要方針。
1972年上市 市值16.5億
恒生於1972年6月20日在港交所掛牌,成為戰後首家在港上市銀行,當時獲超額認購近29倍,總認購金額28億元。恒生掛牌當日以175元高開,全日最高升至186元,收報165元,即上市首日市值已高達16.5億元,而時至今日恒生市值已達280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