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結連劇場舞蹈繪本 動作質感帶動能量 台當代馬戲 凝煉思與技

【明報專訊】有人的夢想是擁有一部車、一間屋、一個家,台灣FOCASA馬戲團長林智偉就渴望擁有一頂馬戲帳篷。達成夢想的過程,他曾到雲門舞集擔任特約舞者,在《九歌》中當座騎扛起在半空舞動的角色雲中君;也要不間斷扛起全職團員的薪水。FOCASA的拼搏和艱辛深被創辦雲門的林懷民看見,退下來多年的他重出江湖,在FOCASA成團15周年之際送上馬戲作品《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把幾米繪本和其中的角色搬上舞台。林懷民、幾米、馬戲,這幾個組合出人意料,也是FOCASA希望呈現的另類馬戲模樣。
馬戲團稱作「circus」,與「circle」(圓圈)的詞源關係密切,意指以圓形的表演空間聚集觀眾。最早的馬戲團以馬術表演為主,馬在圓框內繞行,並結合雜技成為馬戲的雛形。後來19世紀馬戲在歐洲和美洲流行,逐漸加入空中飛人、馴獸、特技表演等驚心奪目的項目,成為風靡一時的大眾娛樂。去到20至21世紀,在維護動物權益、革新藝術等驅使下,逐步發展出以人類技藝和藝術美學為核心的當代馬戲,弱化傳統馬戲的動物表演和分段式節目,轉為強調藝術技藝表達、故事敘事、視覺設計等,又會與戲劇、舞蹈跨界結合,聞名於世的加拿大太陽馬戲團就是當中的代表。
中秋前後,高雄展覽館輕軌站旁的大草地上,搭起了幾頂馬戲篷,一家大小抵受着陽光的炙烤,前往參加第二屆FOCASA馬戲藝術節。由此亦能體會馬戲的本質,是一種游牧式的藝術展演,馬戲團帶着表演、成員和帳篷四處流動,包含自由、開放與多元的精神。
在創辦FOCASA之前,林智偉也沒有想過在台灣可以用馬戲作主角舉辦展演,甚至是藝術節。20多年前,與他同齡的一群10歲小孩被送到復興劇校(現為「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就讀,從每天早上5點半到晚上10點習練傳統雜技,成功拋接3顆球後就練4顆、5顆、6顆,「我還要會翻筋斗、做底座,因為以前訓練出來比較是以秀為主,就是你一個人要能撐場面,所以你要學很多很多東西」,林智偉口中的每個人都具備十八般武藝,但他們畢業後的表演場域都只局限於遊樂園、綜藝節目上。林智偉又說,雲門的經歷開啟了他對劇團的想像,「我們應該也可以被尊重,我們應該也可以站在劇場那個舞台吧」,他和伙伴盼望用雜技成為台上主角。
四肢發達外,也有想法
FOCASA於成立初期,在作品中加入劇情、文字或更多跨界合作,招來很多圈內人質疑的聲音,認為他們在傳統技藝之上「瞎搞亂搞」;社會大眾對馬戲的印象又停留在有動物表演,而且他們混合的舞蹈又不像慣常的舞蹈形式。林智偉說:「以前我們就是把功練好、把特技練好、把後空翻練好,所以沒有人教我們想像、沒有人教我們創作。一般人家都說我們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但我們希望我們四肢發達外,也是有想法的,然後也可以被人家說這是一齣劇,而不是一個秀。」
多年來FOCASA與不同導演合作,林智偉說一路上也一直尋找與馬戲身體比較接近的項目到底是什麼,比如說戲劇、音樂、舞蹈和傳統戲曲,逐漸察覺舞蹈的身體使用方式與自身相似,而馬戲團員身體能承載的延展性或許比起舞者更大更豐富。FOCASA最新的作品《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由林懷民執導,以幾米繪本為底,集結繪本中不同角色如《地下鐵》的盲女、《向左走.向右走》的男女、抱着微笑的魚的先生,陪伴主角小男孩一同學會勇敢、不放棄。林懷民笑着形容團員的肢體:「平時編舞(舞者)只有兩隻腳嘛,他們卻好像有4隻腳、像章魚一樣。」
重新學習如何對待身體
這次林懷民的參與,反而從最基本的呼吸、站姿訓練起,讓團員重新學習如何對待自己的身體。林智偉說自小很多的老師都是家班出身,訓練方式較「土法煉鋼」,演員不懂得保養身體,受傷就纏繃帶,腰痛忍一忍便過去,撐完演出後再打PRP(高濃度血小板血漿)來復元,用一種錯誤的方式消耗生命,因此雜技和特技演員的生涯大概在30歲前就結束。
林懷民著重FOCASA團員排練前的身體狀態,包括做足熱身,冬天排練時一定要圍上肚兜、穿好襪子;團員做高難度動作時習慣憋氣硬撐,他就要團員在排練期間用上呼吸帶動身體的擺動。就如在劇中多次出現頭碰頭的動作,演員先把空氣吸入肺部、腹部,再微微傾前上身,把頭輕輕觸碰對方的首,除了展現力量強勁的馬戲,更強調動作質感,把大家的能量集中到同一個空間,進而帶動觀眾的呼吸。加上林懷民與團員花了大量時間做前置作業,演員要看完所有幾米的繪本後,從上萬張的繪本畫作中挑選出台上最後見到的三四十張作品,務求將其與劇目的結構、服裝、音樂、演員技藝結合,凝煉成融為一體的每一秒鐘。
林智偉認為比起單看戲劇或是舞蹈,當代馬戲的發展更容易將藝術帶近公眾,即使看不懂內容,也會先被演員的技藝吸引,逐漸留意劇中注入的其他藝術形式,欣賞把身體推至極限以外的元素,做到「藝術與大眾兼具」。推廣雜技馬戲10多年,他亦有感近3到5年,大眾已學識慢慢理解當代馬戲這回事,和跨界的表演模式在全世界表演藝術上已漸變成常態。
林懷民執導《幾米男孩》 港明年上演
《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明年會帶到香港演出,若要學幾米那樣,在每本繪本中加上獻辭,林智偉希望把這齣馬戲獻給每一位曾經都是小孩的大人,「小朋友從小就是那樣子跌倒站起來、站起來跌倒,然後就慢慢會走路了、會跑步了,那其實人生的過程中也是。不要怕失敗,失敗了就繼續去走」,聽着林智偉對這齣劇的總結,就像聽着他為他的團落下註解。「這15年其實時間過很快,可是它真的是紮紮實實花了15年的時間,讓大家知道說,喔,台灣有一個當代馬戲團。」
第54屆香港藝術節
《幾米男孩的100次勇敢》
日期及時間:
2026年3月13至14日晚上7:30
3月14至15日下午2:30
地點:尖沙嘴梳士巴利道10號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
票價:240至480元
詳情:bit.ly/4pWeYHr
文:何詩韻
設計:賴雋旼
編輯:孫志超
[開眼 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