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無家者社區互動 市民增進理解減歧視

發佈於

【明報專訊】關注無家者團體「同路舍」於昨天舉行「無家者社區友善日」,有無家者分享親身經歷,又有社區導賞團帶領參加者派發物資予露宿者,冀讓社區人士對無家者的處境增加理解。有家長帶同子女參與活動,透過探訪無家者,了解社會情况,盼讓子女學習透過自己力量幫助別人。

帶子女參與 盼學習助人

根據社會福利署統計,去年香港登記露宿者有672人,其中九龍西區佔最多,有63%。同路舍稱,並非所有無家者都有向政府登記,因此隱蔽無家的人數實際更多,他們的居住地包括天台搭建物、樓梯間、大廈走火通道等。

現場設有「真人圖書館」環節,由多名無家者分享其親身經歷。曾是無家者的阿材解釋,自己成為無家者的原因為欠缺規劃,憶述在2008年至前年初在內地開餐廳,有家人支持,又認為自己能依靠生意毋須擔心經濟問題,但隨着家人去世及餐廳賠本,他開始「食穀種」近7至8個月,最終來港成為無家者。阿材稱雖然他來港後十分迷惘,所幸樂觀的他盡快調整心情,尋找工作掙錢,並透過區議員認識同路舍,現時以綜援金居住在同路舍提供的宿舍。

學生:感露宿非不努力

為了讓參加者接觸無家者露宿環境,同路舍亦帶領他們在大角嘴一帶派發物資給露宿者。市民張女士帶同子女參與活動,她指香港生活節奏太快及做事太有目的,盼透過活動讓子女慢慢聆聽別人的故事,明白他們的難處,並學習如何用自己能力幫助別人。另一名參加者羅先生就讀理工大學社工系,他稱透過活動感受到露宿者並非不努力,認為他們受到歧視故難進入職場,盼社會多給予關懷、放大他們的長處及給予更多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