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任主席後交投破頂 稱「時勢造英雄」

【明報專訊】除新股市場再趨活躍,今年港股成交亦屢創紀錄,4月7日單日錄得6210億元成交額。港交所(0388)主席唐家成笑言,很多人說他與港交所行政總裁陳翊庭「好腳頭」,他認為只是「時勢造英雄」。他憶述仍未出任港交所主席時,在2023年獲委任為「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下稱專責小組)」主席時,港股日均成交只有約1000億元,更有一天成交額只得800億元,但如今單日成交兩三千億元,市場基建更能配合高達6000億元單日成交額,實際上有賴於當時專責小組及港交所自身,利用當時成交較低落的機會,推動一系列市場改革措施。
「我記起有次(單日成交額)只得800億元,我也有點嚇到。當時我覺得如果沒有太多IPO,就利用這個機會去升級自己,你不可以等到市况轉好才做。由專責小組提出意見,港交所亦有參與,(專責小組)很多建議均已落實……(現時港交所)有3方面改革:上市規則、交易平台,另外一項是為未來準備,如研究(縮短結算周期至)T+1等。」專責小組提出的主要建議,包括惡劣天氣維持股市交易、分階段收窄買賣差價均已推行,每手買賣單位檢討亦在研究中。
現為檢討同股不同權適當時機
交易機制以外,過去港交所不斷推行上市規則及機制改革,包括由7年前引入「同股不同權」(WVR)上市規定,到2023年推出首次公開招股數碼化結算平台FINI、優化新上市申請審批流程時間表,以及就市場定價及一系列公開市場改革等。
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協助中概股以香港為首選回歸地,以及研究優化WVR上市規定。唐家成分析,2018年推出WVR上市規定已有7年多時間,當時他仍在擔任證監會主席時批准。當時只得部分地方如美國允許WVR公司上市,形容制定框架時很保守及小心、並將上市門檻定得較高,針對特定範圍及規模較大的公司,認為現時是檢討的適當時機。對於中概股回歸,他認為若符合條件應「盡量配合」。
他相信港交所會就整體規定做全盤檢討,並會將本港做法與國際間標準作比較及研究,探討本港機制是否具競爭力。他強調,要確保引入到好質素公司之餘,市場亦要穩定,屬需堅守的原則。
[IPO熱潮]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唐家成:IPO復熾 成資金湧港股誘因 變身內企出海集資平台 互聯互通助吸外企港上市 (2025-10-13)
大型新股來港 帶動歐美私募長倉基金進場 (2025-10-13)
港市場再融資靈活 優必選兩年五配股 (2025-10-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