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唐家成:IPO復熾 成資金湧港股誘因 變身內企出海集資平台 互聯互通助吸外企港上市

發佈於

【明報專訊】本港新股集資額首三季穩佔全球首位,而港股成交更迭創紀錄新高。港交所(0388)主席唐家成接受本報訪問時分析,本港資本市場轉勢,由去年4月中證監宣布支持龍頭企業赴港上市開始,以至其後中央推出多項刺激經濟措施、DeepSeek成功推升中資股估值,加上美國關稅下,國際投資者尋求分散投資等多項因素,使本港新股市場及股市交投暢旺得以延續。他指出,本港作為一個「頂尖」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整體配套帶動資金流動性,而首次公開招股(IPO)為引領資金流入股市的「導火線」。

明報記者 江陵凱、邱潤青

唐家成指出,「一個頂尖國際金融中心要有多個重要條件,要有流通量、IPO、衍生產品、交易買賣基金,以及交易系統等整體配套,(確保)要有競爭性及效率,少一樣都不足夠……當然有流通量為先要條件,而IPO為一個好『導火線』,去引導買賣及流通量。」今年截至9月底,本港IPO集資額1867億元,較前兩年集資額千億元以下大幅改善;大市交投同步躍升,首9個月大市日均成交額(ADT)2564億元,遠高於前兩年約千億元水平,印證了新股活躍與大市交投互相帶動的作用。

稱港建基中國優勢不變

IPO轉趨活躍,重磅新股重現為關鍵,當中大型「A+H」股及「H股分拆」──寧德時代(3750)和紫金黃金(2259),分別以約410億及287億元集資額暫為今年全球首兩大IPO。唐家成稱,本港資本市場「build on China strength(建基中國優勢)」的強項不會改變。他提到先前「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OASES)」公布第五批重點企業名單,涵蓋不同類型公司,他認為隨着相關重點企業於港設立區域總部及投資,未來或有在港上市配合「出海」拓展的需要,成為潛在的上市項目。

逾300企申上市 包括AI機械人公司

「(當年大型內銀等國企來港上市後)媒體都有評論指國企全已上市、香港就沒有大型公司上市……其後目標上市公司來源變為POE(民企),但POE當時沒有高科技公司,之後就有阿里巴巴(9988)等科技公司,現在就帶動新經濟公司上市浪潮延續。」他稱,目前已遞表申請上市公司數目逾300宗,為歷史新高,當中不少為生物科技、醫療健康、機械人、人工智能(AI)及半導體等新經濟公司。

擁超級聯繫人優勢 IPO來源多元化

內企以外,唐家成稱港股市場對外國企業來港上市的吸引力亦見提升。「如果是國際金融中心,IPO不應該只是有一個來源,要多元化……互聯互通好重要,它令香港成為中國及世界的超級聯繫人,不只是吸引外資透過香港投資中國,同時吸引國際公司想來香港上市,亦可透過互聯互通吸引北水買股票,有機會帶來新投資者來源……此賣點很重要,是game changer(顛覆性改變)。」唐家成指出,北水佔港股成交由2014年滬港通剛開通時的不足1%,升至今年9月底的近25%,過往有外國公司質疑來港上市的好處,並對流動性提出疑慮,但如今已不同。

港交所董事總經理兼環球上市服務部主管徐經緯補充說,過去一年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公司來港上市,包括新加坡、印尼、泰國及哈薩克等。近期於上市查詢有很大轉變,除了亞洲有東南亞、中東及中亞等,還有歐洲及美國等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企業,並涉及不同行業的公司主動就來港上市作查詢。

[IPO熱潮]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任主席後交投破頂 稱「時勢造英雄」 (2025-10-13)

大型新股來港 帶動歐美私募長倉基金進場 (2025-10-13)

港市場再融資靈活 優必選兩年五配股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