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副刊

夏冬季流感夾擊 教你揀疫苗防重症

發佈於

【明報專訊】夏季流感持續活躍之際,冬季流感高峰期又殺到。衛生防護中心回顧上一年度流感高峰期,發現全港每星期平均約有50宗重症個案,當中不乏病逝的長者,亦有幼童與青少年染上嚴重肺炎,甚至腦病變,大部分重症都沒有接種流感疫苗。

政府擴大流感疫苗資助計劃,今年有3類流感疫苗供港:傳統「滅活疫苗」首度有內地疫苗應市;在美國生產的「重組疫苗」會恢復供貨,還有標榜只需噴鼻的「減活疫苗」。市民及高危人士應怎樣選擇?

流感主要透過飛沫傳播,可由多種流感病毒引起,本港最常見是甲型H1、甲型H3及乙型流感病毒。患者會出現發燒、喉嚨痛、咳嗽、流鼻水、頭痛、肌肉疼痛及全身疲倦等症狀,一般會在2至7天內自行痊癒。然而,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曾祈殷表示,當人體感染流感病毒,會損壞呼吸道黏膜,當這個呼吸系統第一道防線受影響,其他病菌就有可能經氣管入侵肺部,造成繼發性肺炎;而長者、慢性病或免疫力低人士甚或出現真菌與霉菌感染。

流感重症個案 近七成無打疫苗

健康人士患流感,也可能出現嚴重感染或併發症,例如支氣管炎、心肌炎、腦炎、急性壞死性腦病變(詳見「知多啲」),甚至細菌入血。「如不及時察覺,會有敗血性休克,突然血壓下降、脈搏加快、神志混亂、反應遲緩、嗜睡等,可在長者或小朋友身上出現。」

衛生防護中心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成員、家庭醫生林永和補充,流感也可令患者本身的慢性病惡化,包括哮喘,而在感染流感後2、3星期,心臟病發及中風風險亦大增數倍。

翻查衛生防護中心數據,在2024/25年度冬季流感高峰期,單在首9星期就錄得447宗成年人流感重症、295宗死亡個案。重症成年患者當中,約71%涉及65歲以上長者;近77%本身有慢性疾病。同期亦接獲10宗兒童流感相關的嚴重併發症個案,年齡介乎10個月大至14歲,包括4宗嚴重肺炎、3宗腦炎或腦病變、3宗嚴重敗血症、3宗休克及1宗心肌炎,部分兒童出現多種併發症,但沒有死亡個案。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重症個案中,只有34%成人及30%兒童曾接種該季的流感疫苗。

重組:保護力較高 適合長者

參照衛生防護中心建議,除了個別有已知禁忌症的人士,所有年滿6個月大的人,每年都應該接種流感疫苗。今年有3類流感疫苗供應,包括:

‧技術最悠久、有80年歷史的注射式滅活疫苗

‧面世超過20年的噴鼻式減活疫苗

‧2013年於美國推出的重組疫苗

重組疫苗3年前曾供應本港,後因貨源緊張,近兩年都未有來貨,至今年才重新供港。三者成分及接種方法都不同,適用年齡層、優點、常見副作用及價錢也有差別(見表)。

滅活疫苗或減活疫苗是在製作過程中,分別加入已死亡或弱化的完整流感病毒,並使用雞蛋來培植病毒。至於重組疫苗,曾祈殷指出是以基因重組技術,抽取流感病毒的表面抗原,再在昆蟲細胞製造所需的血凝素。重組疫苗的抗原含量較滅活疫苗高3倍,滿18歲便可接種,對長期病患、長者、免疫力不足人士如癌症病人尤其適合,「相比滅活疫苗,接種重組疫苗的保護力會高一至三成」。由於重組疫苗製作過程不涉及雞蛋,對雞蛋過敏的人士亦適合接種。

林永和亦引述文獻,指重組疫苗對預防H3流感病毒更有效,而H3病毒對長者的傷害較嚴重,建議長者接種重組疫苗。不過該疫苗成本較貴,長者若透過疫苗資助計劃接種,或要額外付款,「可能100元左右,但得到額外保護,看看長者是否接受」。

減活:對兒童效力較滅活高

至於減活疫苗,林表示接種時只需噴鼻,不用打針,疫苗內有活的流感病毒,「不是死的,是減低了致病能力,所以稱為『減活』,會對免疫系統的挑戰大些,所以只適合2至49歲市民接種,超過50歲會擔心其免疫系統頂不住」。同時,懷孕、病情不穩的哮喘病人、免疫力減弱或受抑制人士,亦不宜使用噴鼻式減活疫苗。本身無哮喘或其他禁忌症的滿2歲兒童及青少年,則建議接種減活疫苗。

滅活:孕婦、免疫力弱可接種

而透過肌肉注射的滅活疫苗,大部分品牌可供6個月或以上人士接種,孕婦及免疫力弱人士也可接種,而今年首度供港的內地流感疫苗則列明,適用於滿3歲人士接種。

死亡風險下降79%

曾祈殷重申,3類流感疫苗均有效,滅活疫苗最歷史悠久,也最安全;減活疫苗雖有限制,但對兒童的效力較滅活疫苗為高,重組疫苗則適合長者及高危人士。整體而言,若流感疫苗的病毒株與當季所流行病毒脗合,保護力可達六成,即使受感染,患者住院風險會減低七至八成,死亡風險下降79%。曾祈殷及林永和都呼籲市民,按年齡及健康狀况,盡早接種合適的流感疫苗。

文:譚以和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電郵:[email protected]

[健康]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知多啲:流感病童腦病變 死亡率達三至五成 (202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