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本周FOCUS.採訪手記:AI時代 如何重塑教與學

【明報專訊】無論國家或特區政府,都肯定了AI教育是當前最急需要發展的領域,《HappyPaMa教得樂》在未來日子,亦會加強篇幅,從不同角度,探討這個課題。在上兩期本刊已率先採訪兩家積極引入AI 教學的中小學。
今期封面故事其中一名受訪者——IT界出身、現為科大副教授兼高級顧問(創業)的黃岳永(Erwin),除了分享一個十分有趣、他專為高小至初中學生設計的跨學科AI學習活動外,亦就AI時代下,該如何重塑香港的教與學,以及考核模式,提出了很多真知灼見。
Erwin認為,在小學階段,尤其是初小,有些基礎知識,例如乘數表、拼音、生詞等,無疑是需要靠背誦入腦的,這些知識,是用來裝備孩子日後應用科技。但隨着年級愈來愈高,去到中學甚至大學,學習要求,就應該從short-term memory(短期記憶)轉移到long-term memory(長期記憶),包括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思維)、learning to learn(學會學習)。
懂得向AI提問 辨別資料真偽
「反正很多東西,學生考完試後便忘記得一乾二淨,硬要他們背,其實沒有意思的。而串對每個字,對於中學生和大學生又是否很重要呢?我自己有時都會串錯、寫錯的,但現在AI都會自動幫忙修正啦!」因此,Erwin建議,教師不應該再單單看學生寫出什麼答案,而是應該看他在過程之中,如何去學,包括是否懂得準確地向AI提問、有否辨別資料真偽的能力、是否曉得利用習得的知識解決現實世界的問題等。「我知道改革不能一步登天,也不是說,現在就要取代所有考試,但本港教與學的模式都一定要轉變,否則只會被淘汰。」
文:沈雅詩
[Happy PaMa 教得樂 第57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