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原定經交椅洲人工島 兩擬建新路重檢需求

【明報專訊】《運輸策略藍圖》年底公布,運輸及物流局昨日向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提交文件交代藍圖方向。局方表示,由於交椅洲人工島填海未有明確時間表,故會再檢視原定經過人工島的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以及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的規劃和推展安排,會考慮在未有人工島下的運輸需求、成本效益、政府財政狀况等,再考慮推出適切交通管制和行政措施,多角度改善個別地點交通情况。
藍圖將提6策略 北都建「運輸交匯樞紐」
當局原計劃2033年完成港島西至大嶼山東北連接路、2038年起分階段建成港島西至洪水橋鐵路。
文件並預告藍圖將提出六大策略,其中會在北都新發展區,包括洪水橋/厦村、鄰近口岸、規劃中鐵路站等建設「運輸交匯樞紐」,提供交通服務實時數據,結合零售、餐飲商業配套,提供充電及泊車轉乘設施,以及單車和電動可移動工具泊位。
當局亦研究透過科技監察和預測乘客需求,引入「按需求提供的公共交通服務模式」,安排公交採取更有效率路線及靈活調配班次,有助加強大型活動或節慶預先規劃和調度。局方透露,智慧交通基金已資助一家研發公司聯同一間紅色小巴營辦商研發及試行按需求提供服務;將來規劃新發展區時會考慮引入按需求調整的公交。
局方提到會積極於北都引進自動駕駛測試及應用,舉例營運商可考慮推出自動車作跨區接駁、物流,以至跨境通行。局方會研究在高鐵西九龍站與機場快線九龍站之間以自動車試運行李,日後亦盼載客,並爭取明年測試無後備操作員下遙距操作自動車。
局方亦會研究建立「交通管理平台」,協助管理交通及提供實時資訊,明年研究於合適地區先行,預計兩三年內於市區及新發展區作試點,再逐步推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