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經濟

內地9月CPI跌0.3% 連續兩月通縮

發佈於

【明報專訊】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CPI)按年下跌0.3%(見表),連續兩個月通縮,跌幅大於市場預期的0.2%,不過較8月收窄0.1個百分點;撇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則按年上升1%,較8月高出0.1個百分點,見去年2月以來最高。分析指內地物價偏低主要因為消費信心不足,不過以舊換新支持下,汽車、家電等按年上升較明顯,展望在反內捲、促消費支持下,加上食品價格基數自10月轉為下行,有助收窄CPI按年下跌,本月有望回復輕微通脹,年底升至0.5%至1%區間。

分析:樓價跌財富收縮 打擊消費信心

食品價格對內地通脹有較明顯影響,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董莉娟稱,食品價格按年下跌4.4%,影響CPI按年下跌0.83百分點,是下跌主要因素;能源價格下跌2.7%,影響CPI按年跌0.2個百分點。9月非食品價格按年上升0.7%,為連續第4個月上升,家用器具物價按年上升5.5%,較8月擴大0.9個百分點,手機等通訊工具物價按年升1.5%,較8月擴大0.7個百分點。

內地信用服務機構東方金誠報告認為,物價處於低位的根本原因為樓市下調,居民財富收縮令消費信心不足,不過「以舊換新」政策為家電、手機、汽車等物價帶來重要支持。該行預期反內捲、促消費措施,在本月續對汽車、家電等重點商品物價支持作用,不過國際油價對CPI的拖累則預期將會擴大,服務業價格升幅也料將放緩,預期10月可回復0.1%通脹。該行預期往後在去年基數下行、穩增長政策進一步發力下,CPI可在年底前脫離零水平,回升至0.5%至1%。

國際金價上升,9月內地金飾和鉑金飾品價格分別按年上升42.1%和33.6%,大新金融首席經濟及策略師溫嘉煒表示,核心通脹升溫受工業消費品去年基數較低支持,當中金飾品上揚有助減緩整體消費物價跌勢。不過美國關稅下月或再加對華關稅,或導致部分出口轉至內銷,物價短期仍持續疲弱,預期全年通脹持平。

貿易戰或令出口轉內銷 物價料續弱

9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按年下跌2.3%,與市場預期持平,是連續第36個月按年下跌,不過較8月收窄0.6個百分點,亦連續兩個月按月持平,為兩年來首次沒有連續按月下跌。野村報告指出,PPI改善集中於上游行業,生產物品通脹按年改善0.6個百分點至2.4%,不過下游行業物價按年通縮1.7%,仍與8月持平,汽車等耐用消費品出廠價格仍低迷,較8月擴大0.4個百分點至3.9%。該行預計在缺乏實質需求推動下,PPI通縮料將延續至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