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話你知:重要生態走廊沙嶺 連繫塱原后海灣濕地

發佈於

【明報專訊】上水沙嶺通往羅湖鐵路站路軌旁邊,有一片鮮為人知的魚塘、濕地及農地,具高度生態價值。規劃署2010年完成的邊境禁區土地規劃研究指出,沙嶺墳場以南的農地及魚塘,錄得的雀鳥種類與一河之隔的河上鄉及塱原十分相似,當中包括不少依賴濕地、具保育價值及本地分佈局限的物種,例如本地關注的彩鷸。香港觀鳥會2014年調查再次確定彩鷸族群存在,該處亦曾記錄近危的歐亞水獺出沒。

沙嶺濕地連同梧桐河兩旁魚塘、濕地和農地,亦是河上鄉鷺鳥林主要覓食地,也是連繫塱原及后海灣濕地的重要生態走廊,是國際鳥盟「內后海灣深圳河集水區」重點鳥區(Important Bird Area)的一部分。

禁區陸續開放 發展申請漸增

過去沙嶺農地位於邊境禁區內,一直未被破壞,隨着邊境禁區陸續開放,發展申請漸增,例如臨時貨倉、臨時邊境購物中心等,大多被否決,理由主要是不符合農業地帶的規劃意向,另當地不時出現違規發展,例如農地遭剷平、填土及填塘等。

(城市保育)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北都自然公園選址土地遭違例剷平 涉1公頃被圍封稱「私地」 規劃署令復原 (2025-10-19)

違例發展兩年增66% 農地重災佔近半 (202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