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沙頭角3宗水浸 「樺加沙」前未列「嚴重黑點」

發佈於

【明報專訊】超強颱風「樺加沙」上月襲港期間當局共接到24宗水浸,渠務署向本報表示,該24宗水浸包括政府於風暴前預測的11個嚴重水浸高風險地點,認為事前預警準確;另有3宗位於沙頭角的水浸個案,則屬2021年已識別的沿岸低窪或當風地區,該署亦已在沙頭角區建防洪牆,故風暴前評估出現嚴重水浸的風險較低,最終該3宗水浸個案的水浸深度約100至200毫米,認為情况不算嚴重。

不過,沙頭角鄉事委員會副主席曾玉安稱,政府雖已為沙頭角加設擋水設施,但上月風暴吹襲時水浸仍嚴重,天文台發出10號颶風信號期間,碼頭一帶水位上漲,海水冲上岸,越過擋水板進入內陸,新樓街水位升至小腿高,與2018年「山竹」襲港時水浸情况相若。

渠署稱預警準 沙頭角「不算嚴重」

曾玉安認為擋水板發揮作用但仍有不足,「岸邊『日出沙頭 月懸海角』石碑也被冲跌」,促政府考慮加高沿岸海堤,進一步提升抵禦海浪能力。

鄉委指相若「山竹」 促加高海堤

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陳健碩指出,香港早年發展的地區例如大澳、沙頭角及上環等屬低窪地區,除海浪問題外,海水水位上升亦會令海水倒灌,以致暴雨期間影響排洪。改善措施方面,他舉例上環已興建雨水泵房,當中建造的導流室可將低窪地區收集到的徑流引導至地下蓄洪池再泵出維港,而導流室內的水閘會同時關上並阻止海水倒灌至上游的低窪地區。

渠務署稱,該署於風暴期間接到的24宗水浸報告,有14宗是風暴前預計水浸的高風險地區或屬已識別低窪地區,另有1宗是香港仔富麗敦海洋公園酒店,涉及受越堤浪威脅;餘下9宗水浸的成因是排水道或集水溝淤塞。該署稱,總括而言,儘管部分地區有水浸,政府在沿岸低窪或當風地區實施應變措施後,水浸情况皆屬可控程度,未造成人命傷亡,社區亦能在短時間內恢復正常秩序,顯示應變措施能有效減低有關地區的水浸程度及範圍。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26沿岸窪地 越堤浪威脅半數 將軍澳海濱鯉魚門研加強擋水 工程師倡每區度身訂措施 (2025-10-20)

「風神」今晚最近港 低窪地連續數晚或水浸 (202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