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直選較選委議員曝光高 葉劉居首 資深者普遍高 劉兆佳:知名議員離開或降立會認知度

【明報專訊】本屆立法會即將結束,本報統計89名議員任期內的媒體曝光率,全體議員每人平均被本地媒體提及約9000次,但按三界別分類,即直選、功能界別及選委會中,直選議員平均曝光率高於選委界議員,而資深或有政黨背景者普遍較高曝光度,例如被提及逾3.7萬次的新民黨葉劉淑儀排首位。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認為,選委界曝光率較低可能影響市民對其認知度,若曝光率高的議員均離開,短期內市民對立法會認知度也可能下降,但視乎新一屆議員知名度及應對傳媒技巧。
明報記者 李雯懿
據慧科新聞網,從任期開始至本月中,全體議員每人平均被本地媒體提及約9000次;其中直選議員平均約1.3萬次,功能界別議員約9000多次,選委界議員約7000多次,但該界別有4名經補選後當選的議員,他們任期較其他人短約一年。
江玉歡1.7萬曝光 無黨選委最高
曝光度較高的議員大多為資深議員,例如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九龍中李慧琼等。其中被提及約2.4萬次、位列全體議員頭5位的實政圓桌田北辰認為,撇除負面消息,傳媒傾向引述「有point」言論。至於假設不連任會否感可惜,他稱仍在思考若自己不選會否削弱政黨曝光度,又說若該黨有代表參選或許可傳承政黨基因,正「評估接班人的勝算」。
另外,無政黨的江玉歡被提及約1.7萬次,屬選委界最高,她自言較關注民生時事及法律議題,而且對傳媒查詢幾乎有求必應。曾暗示未必競逐連任的她又說,假設不爭連任也會繼續透過其他媒介討論時事。
蘇長荣曝光最少:已充分表達意見
至於曝光度較低的10名議員,基本上為選委界及功能界別議員或新丁。曝光率最低的選委界蘇長荣被提及約1972次,他認為除開平均每天見報一次多「次數不算低」,又自言出席各種活動,並透過立法會會議、議案言論等履職及充分表達意見,不擔心影響市民了解其工作。
在功能界別中見報率最低的林新強則認為,律師一般較低調,「更注重做成事」,又認為法律界不少重要議題涉及專業層面,或者一般市民或傳媒不感興趣,因此見報率不應是評審議員的標準,在議會議政更重要。林又列舉多項議會工作事例,例如今年1月他提出議案,提醒政府關注高端航運服務業,以保障國家安全,但該議案不被傳媒關注。
曝光度屬選委界最低之一的陳月明則說,剛上任時作為議會新丁,用了不少時間摸索與傳媒建立更直接暢通的溝通,但到了任期第三、四年其新聞提及率已非排在末段,在北都、堆填區、鄉郊民生等方面不時受訪或被傳媒引用意見。
劉兆佳分析,雖曝光度視乎議員自身條件,但傳媒就地區議題可能傾向訪問直選議員,業界議題則傾向找功能界別。
(立法會總結系列之二)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資深議員報道多關換屆選舉 (2025-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