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蝴蝶熱點現伐樹、倒廢料 環團籲增罰則

發佈於

【明報專訊】綠色力量公布最新蝴蝶普查結果,顯示本港6個蝴蝶熱點中,北區鹿頸錄得最多蝴蝶物種,共154種,已連續3年錄得升幅,亦創下17年以來單一地點錄得最多蝴蝶物種的新高。但在蝴蝶物種第二多的䃟頭,綠色力量發現東澳古道䃟頭段兩側樹木被大量砍伐,料影響蝴蝶生態,故希望政府加強罰則,打擊鄉郊地區非法填土或砍伐。

蝴蝶普查錄184種 鹿頸最多

綠色力量2008年起於每年6、7月至翌年5、6月普查蝴蝶,最新2024/25普查由245名普查員於6個蝴蝶熱點共記錄184種蝴蝶,佔全港蝴蝶物種約七成;錄得最多蝴蝶物種地點依次為鹿頸、䃟頭、屯門龍鼓灘,分別有154、135、128種;大嶼山水口/塘福及大嶼山深屈/沙螺灣/䃟石灣均錄得121種,梅窩112種。調查員在184種蝴蝶中,發現58種「非常罕見」和「罕見」蝴蝶,其中數目最多皆在鹿頸,有37種,其次為䃟頭。

綠色力量環境事務總經理單家驊解釋,屬「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的鹿頸多年來均沒大型發展,且生態環境多元化,有淡水濕地、紅樹林、荒田等,有利蝴蝶繁衍,但今年5月曾有傳媒揭發當地部分濕地遭非法傾倒建築廢料,現行措施未能發揮作用,建議政府將「須優先加強保育地點」範圍由現時沼澤地區擴展至其他重要生態環境,亦應盡快在鹿頸推展「自然保育管理協議計劃」。

被伐樹木為多種蝶幼蟲食物

至於䃟頭,單稱有普查員上月發現東澳古道䃟頭段兩側樹木被大量砍伐,受影響樹木達300多株,包括原生樹種白楸及黃牛木,前者是「非常罕見」美姬灰蝶的幼蟲食料植物, 後者為多種蝴蝶的幼蟲食料植物;他估計植物短時間難恢復,將會對當區蝴蝶生態帶來負面影響。他期望政府加強罰則,並更嚴厲勒令土地擁有人還原土地,發揮阻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