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
「幾道閃光」 趕快逮住視力殺手

【明報專訊】晚上,師妹翠翠發來手機短訊。我這個師妹,總是問題多多,但凡碰上健康問題,無論是家人的、朋友的,或是鄰居的,都會統統攬上身,誓要尋根究柢,問個明白。所以,我曾喚她作「問題少女」,但是隨歲月增長,我已改稱她為「問題大嬸」。平時總為別人操心的翠翠,今次的信息卻是:「我出事了!好快就盲……」
怎麼?好快就盲?直接撥電話問個究竟。
「前晚,我雙眼突然閃光,閃了兩次。於是我立即熱敷雙眼!敷了15分鐘,就停了閃,但我很擔心。昨天去見眼科。醫生說,眼壓正常,視野也正常,只是眼curve比正常大。他說可能是天生,但亦有可能是青光眼先兆。」翠翠極度不安地問道:「福哥,我患青光眼的風險高嗎?」
我失笑反問:「什麼是眼curve?」
翠翠回答:「是杯盤比。」聽後,我相信翠翠最想要的是定心丸多於醫學解釋。因此我安撫說道:「現在猜來都無謂。橫豎你明天都再去眼科檢查,不如就等檢查完,聽聽醫生怎麼說吧!」
杯盤比大警惕青光眼
隔天我特地請教醫院眼科同事,對方凝重表示:「杯盤比大確實要警惕青光眼,早期根本毫無徵兆。」果然,晚上翠翠傳來信息:「確診了,醫生說我視力只剩60%!」
我直接撥電話給她,說:「你其實很幸運!」
青光眼是無聲的視覺殺手。早期青光眼猶如在家中悄悄繁殖的白蟻,當門柱被蛀出第一道裂痕前,我們是無從察覺的。它又像溫水煮蛙,開始時是無知無覺。不過,等到發現書本缺字、常撞到門框,才驚覺視神經已經永久損傷。所以,翠翠的幾道閃光正是及時警號,讓她逮住這個小偷。
「哎呀,捉鬼捉馬!已經偷走了四成視力!何必偏偏選中我?」翠翠哽咽道。
為安撫小師妹,我作了另一個比喻:「想像我們的眼睛像一間60多年老房子,年輕時排水系統自然暢通,但是隨年紀增長,水晶體慢慢變厚,這就像水管內壁累積了污垢,排水角便會變窄。如果是天生前房角比較淺,那便是先天設計排水通道窄。年紀一大,很容易變成『排水不暢』!想想一間老屋日久失修,你說會有什麼問題呢?」
「都是因為老!唉,青光眼究竟可否治癒?」她有點不忿地問。
「年老」確能惹禍。老人失明主要有3大原因:白內障、青光眼及老年黃斑病變。最普遍的老人眼科病自然是白內障,一直在首位。但是白內障手術現已十分普及和成功,很少病人純因為白內障而失明。換言之,青光眼便一躍而上,成為老人失明原因的榜首。因為青光眼所引致的損傷就像潑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
急性眼壓飈升 劇痛見彩虹光暈
青光眼可分為兩類:急性與慢性。急性青光眼就像百年一遇的大暴雨,弄致排水系統完全阻塞,水管突然爆裂;眼壓會在短時間內飈升到40至50mmHg以上(正常眼壓10至21mmHg),患者會眼睛劇痛、視力模糊,甚至看見彩虹光暈。需要立即就醫!至於慢性青光眼,就好像綿綿細雨,排水系統慢慢堵塞,眼壓溫和上升。患者通常毫無感覺,就像視野周邊的小燈泡一盞盞悄悄熄滅。等到發現青光眼時,視神經往往已受損,營養輸送中斷,神經節細胞也逐一凋零。翠翠患的正是慢性開放性青光眼。
AI精準揪出細微病變
說到這裏,我突然發覺電話好像斷了線一樣,全無反應。於是,我趕緊切換比喻:「翠翠,不要害怕!你幸運地收到預警,知道『堤防』,只要趕緊加固還來得及呢!若等到決堤才搶修,那時才真是極度麻煩!」
我繼續派發定心丸,向她簡述現代科技在守護視野方面的進步。「首先可以利用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在數秒之內得知視網膜神經纖維厚度。其次,以AI輔助分析,從眼底照片可揪出細微病變,準確率逾九成。所以,利用電腦化視野檢查,結合AI預測病情走向,令現今治療更精準、更快捷。急性發作可用藥物緊急將眼壓降低;必要時更可做激光虹膜穿孔術,就像為堵塞水管開個緊急出口。至於慢性患者可先用藥物治療,如果效果不理想,再考慮激光或手術。」
藥物降眼壓 效果不佳可激光或手術
「這樣說來,我現在應否考慮激光或手術治療?」她接着問。
「這就要看你的『眼睛建築藍圖』。」我耐心地解說:「激光治療就像請專業師傅疏通水管,適合藥物控制不佳的患者。至於手術,就像建造新的排水系統,效果較顯著,但需要更長恢復期。至於你的現狀,我相信藥物治療是首選,用前列腺素類眼藥水能為眼睛每天降壓。其次是激光治療,選擇性激光小樑成形術(selective laser trabeculoplasty,SLT)是針對青光眼而設計。低風險、高效益的激光治療技術,廣泛用於開角型青光眼和高眼壓症,如疏通排水管,創傷小恢復快。再其次是微創手術,最新的微創青光眼手術(minimally invasive glaucoma surgery,MIGS)屬於新一代青光眼手術,主要是創傷小、安全度高及併發症較少,適合輕至中度青光眼患者或需減少藥物依賴者。但一切都是由主治醫生根據你具體情况,建議最合適方案。」
眼壓控制+定期追蹤 非注定全盲
「現在我只剩得六成視力。真的害怕,5年後變成全盲。」翠翠有點絕望地說。
「患者最擔心的無疑是變盲。但是青光眼絕非注定走向全盲。雖然喪失的視力不可逆轉,但透過穩定的眼壓控制,大多數患者都能夠保留現有視力至終身。記住,你的『視力退化率』取決於眼壓控制情况和定期追蹤。只要細心防護,剩餘視力仍能保存。」
翠翠又問道:「有沒有食療對抗青光眼,比如多吃藍莓或菠菜?」
「雖然沒有特效食療,但是有些小貼士確能有用。」我列舉道:「藍莓含豐富花青素,能強化眼部微血管,就像為視網膜穿上防護盔甲。深綠色的蔬菜如菠菜、羽衣甘藍中的葉黃素,亦可算是視網膜的天然太陽眼鏡。至於鮭魚、鯖魚中的Omega-3可作眼睛的潤滑油,有助減輕發炎反應。另外帶氧運動如急步行、游泳能促進血液循環,適度運動真是不能少。至於咖啡因就少食為妙,據說刺激飲料如咖啡因會暫時調高眼壓數值。不過,說到底,重中之重仍是定期覆診,定期檢查!」
我強調:「重點不是根治,是控制。就像管理高血壓,一定要定期用藥和追蹤檢查。我見過不少病人,他們大多數都能與青光眼和平共處數十年!」翠翠好像放下心來,沒再提問了。
兩周後,她約了我與太太外出晚膳,說答謝我為她解答問題!甫坐下,她喜孜孜地說:「1日要滴4次眼藥水,全無難度,不會『甩拖』!」太太聽到後,立即由衷地說:「翠翠,你好叻!換轉是我,一定『甩轆』!」
也是真的,太太每天要服降血壓藥,常常會漏吃。善忘兼大懵的她,曾問我:「我今天吃了血壓藥嗎?」如果換轉是我太太每天要定時定候滴眼藥水,相信連我也會精神緊張。
翠翠開懷地說:「我有好幫手!」她展示手機用藥提醒App。太太在她的指導下立即下載及學懂了應用。我也鬆了一口氣。人生下半場要活得自在,除了控制三高,更該每年做一次眼睛全面檢查。許多眼鏡店也有提供眼壓篩查,而眼底攝影能捕捉視神經變化。對抗無聲殺手的最好方式,就是永遠搶在症狀出現前行動。記緊青光眼這無聲的視覺殺手,從來都不會敲鑼打鼓,所以在它未侵襲之前,我們就要做足守護。
■梁萬福
老人科專科醫生,一直從事老年醫學及老年學研究,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從醫管局退休,仍不遺餘力推動長者健康教育及醫療服務。
文:梁萬福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明報健康網:health.mingpao.com
(本網發表的作品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