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發改委專家:十五五顧及貿戰 首要增規劃統領作用

【明報專訊】國家發改委專家賈若祥(圖)昨表示,包括中美以及中國和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形勢變化,對國際發展新趨勢的研判,都是四中全會正在審議的「十五五」規劃建議考慮到的重要外部環境因素。他稱儘管國與國之間有貿易摩擦,但投資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對任何參與國都有益,中國仍會堅持推進高水平開放。
賈若祥是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他稱國家在編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時,明確要求堅持國內和國際相統籌,對國際形勢都要充分考量,要從這種變局找到有利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他說面臨不確定、難預料的因素愈來愈多,中國只有做好自己的事,在世界貿易的確定性才能進一步增加。
中國在積極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深度融合,科技創新要變成生產力,就要把科技成果從實驗室搬到生產線,重塑中國競爭新優勢。另外,因中國東西部區域之間有發展的梯度差,通過把科技成果轉化到中西部地區,將梯度差化為下一步高質量發展的新空間。
科技成果轉至西部 增發展新空間
賈若祥表示,在「全國一盤棋」的規劃統籌層面,首要任務是強化國家發展規劃的統領作用。區域發展須打破「一刀切」思維,立足不同區域的資源稟賦與比較優勢實現差異化定位,既能避免同質化競爭,又能讓不同區域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各展所長、協同推進。賈若祥稱政府的「有為」體現在當好市場規則的制定者與監管者,另一方面聚焦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通過公平分配社會財富,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明報記者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四中全會部署十五五 黨領導貫穿經濟發展 (2025-10-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