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騰雲落戶數碼港 引進70內地科企盼接軌國際

【明報專訊】科技企業拓展需多方面支援,為科企提供業務拓展及融資等專業服務的「騰雲香港科創集群加速器」(下稱騰雲)在數碼港落戶,並引入首批來自內地的70間涉不同範圍的科企來港,目標助這批內地企業以香港為「橋頭堡」連接國際市場。創新科技及工業局長孫東昨致辭稱,有別以往企業需要個別建立或引進的模式,加速器的成立可以一次過引進並支持大批初創企業,透過提供更精準及具系統支援,以產生「集群效應」。
孫東:加速器支援更精準
騰雲在數碼港約2萬平方呎空間設創科展示中心、智能會議室系統、全景接待室及辦公區域,首批引進的企業涵蓋信息技術、人工智能、先進製造、生物醫藥、醫療器械、能源科技等。
騰雲加速器聯合創始人方方致辭表示,首批引入亦包括20多間騰雲母基金所參與的的投資基金。孫東表示,香港是國家「引進來、走出去」的雙向通道,亦是內地企業進軍海外市場的首選出海平台。
冀港覓客戶增說服力
方又說,平台啟動後會提供多方面支援,包括為引進企業在香港找到業務發展場景,其次是協助企業尋求發展資本、人才與技術。方稱企業看到香港的技術落地應用、人才、科研水平等優勢,他們冀進入香港市場,再拓展業務到東南亞及一帶一路國家。
就落戶香港原因,方方表示,香港「一國兩制」環境下,在技術標準、稅率及知識產權保障與國際接軌,企業如果能在香港找到「標竿」客戶合作,之後再將業務拓展到海外就更有說服力。騰雲昨午在數碼港組織路演活動,由14間企業與本港投資界、產業界及科研界交流。
由騰雲引進的企業代表之一「智華科技」,來自清華大學的創業團隊,發展自動汽車、無人機及具身智能技術,該公司創始人及行政總裁鄧博表示,他們有400多名研發人員,年產值已突破10億元人民幣。鄧說,公司每年有貨值數億元晶片的進口在香港中轉,希望透過落戶香港,在科技及金融資本上尋求更多「能動性」,並走到海外廣闊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