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國際

日本內望:高市早苗崛起的偶然與必然 /文:張望

發佈於

【明報專訊】10月日本政局,劇情轉折,高潮迭起。

石破茂發表戰後80周年見解(10月10日)、左派領袖村山富市101歲高齡辭世(10月17日)、高市早苗突破在野黨封鎖正式當選日本首名女首相(10月21日),三代政治風格的更迭,在這個月留下象徵性的轉折——從村山的戰後左派,到石破的自由保守,再到高市的強硬保守,日本政治似乎又完成了一次世代路線的輪替。

麻生暗中調度 小泉誤判失機

高市的崛起有其偶然。首先是麻生太郎的暗中調度。表面上麻生派在黨內勢力並不佔優,但他背後悄然佈局,促成部分議員轉向支持高市,使她在決選最後階段中意外反超。其次是小泉進次郎陣營的誤判,則更凸顯這場選舉的戲劇性——小泉高估了國會議員的影響力,低估了地方黨員對「回歸保守本色」的渴望。結果,在一場看似「沒有懸念」的黨內投票裏,局勢在最後幾天急速逆轉,讓高市以「日本史上第一位女性首相」的身分登上權力頂峰。

偶然之下,也有其必然。新冠疫情後,日本社會情緒已發生微妙變化。2022年以來,觀光業報復性復蘇,大批外國旅客湧入,帶來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讓「擾民」問題成為日本民怨焦點。更深層的,是外國勞工與移民制度的漏洞,讓部分外國人得以「曲線定居」,享受日本的社會福利,引發日本民眾對公平性的質疑。這並非排外,而是一種對過度寬鬆制度的修正要求。這股不滿情緒,在今年夏天的參議院選舉總爆發,正是參政黨等新興右翼力量崛起的社會土壤。當過去自民黨長期以來的「中庸拖延主義」難以回應這股情緒時,高市代表的強硬保守路線,反而成了保守黨員「回歸本家」的象徵。她的當選,既是黨內路線的修正,也是對自由主義全球化過度擴張的反彈。可以說,她是這個時代的產物,而非突兀的異數。

兩大內外制約 決定政權穩固度

勝利只是開始。高市首相即將面對兩大難局。其一,是內部的道德困局。為了在派閥政治中穩住權力基盤,她不得不重新重用「黑金議員」(例如任命萩生田光一為幹事長代行)。這種「現實政治」的妥協,勢必引來日本選民的反感,進而影響下一次國政選舉的結果。如何在政治現實與道德之間拿捏,將考驗她的耐力與智慧。

倡「戰略自主」 外交兩難

其二,是外交的戰略困局。特朗普再度領導的美國,戰略收縮已成既定方向。日本長期依賴的安全傘逐漸變得不再可靠,高市勢必得面對「全方位自主防衛」的時代。這意味着沒有核武的日本在中、俄、朝三大核國家壓力下,必須學會自己衡量國家利益與同盟義務之間的平衡。若過度依附美國,將失去自主而被視為屬國;若過度冒進對抗三強,又可能引發東亞區域緊張。高市強調「戰略自主」與「愛國」,但這些理念如何在現實外交中落地,仍是一道難題。她既要讓美國放心,又要讓國內保守派覺得日本「不再卑微」——這無疑是戰略兩難。

高市命運如日本縮影

高市的崛起既是歷史的巧合,也是時代的必然。她的上台,象徵日本政治從長期穩定的「偏右中間路線」邁入一個更具情緒、更強國家意識的新階段。高市的命運,某種意義上,就是日本這個國家的縮影:在全球化的退潮中尋找新的定位,在認同現實之間掙扎前行。

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學術院

國際教養學部教授 張望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高市拜相遏通脹優先 擬增軍費迎特 內閣兼顧論功行賞延攬政敵 小泉任防相矚目 (2025-10-22)

「能吏」成首女財相 盼踐負責任積極財政 (2025-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