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要聞

海洋公園客增收入升 虧損擴至2.7億 水上樂園蝕1.5億 龐建貽:未有方法 續研模式方向

發佈於

【明報專訊】海洋公園昨日公布2024/25財政年度(上年度)業績,受惠大熊貓熱潮,總入場人次及公司總收入約有一成增長,連續4年錄得升幅,惟計及折舊及撥回等帳項,錄得虧損由前年度(2023/24)7160萬元擴大至2.747億元,其中開幕4年的水上樂園續錄得經營虧損,達1.48億元。園方稱公司年度虧損數字較大,主要由於非現金回撥相對較少;至於水上樂園營運表現,主席龐建貽稱「與盈餘仍有一段距離」,會繼續探討不同經營模式,亦會研究長遠發展方向並冀與各方討論。

田北辰倡水園交康文署管理

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相信,水上樂園會「一直蝕落去」,形容當年斥資近40億元興建水上樂園是「大白象」,質疑「是否一件事錯了,一輩子都要錯下去呢?」他建議考慮將其交由康文署管理。

受惠熊貓熱

非本地客升12% 美澳印客倍增

隨着訪港旅客增加及大熊貓熱潮持續升溫,海洋公園上年度總收入為12.88億元,按年升9%;訪客人數方面,連同水上樂園錄得總入場人次346萬,按年升一成,當中本地客佔221萬人次,升9%;非本地客佔125萬人次,升12%,其中65%為內地客,另來自美國、澳洲和印度的訪客數量錄得接近或逾1倍增幅。

計及2.8億補助 錄經營盈餘

銀行結餘現金增至17億

海洋公園上年度經營成本約15.25億元,按年增加3%,海洋公園稱,計及政府提供的2.8億元保育及教育補助,公司錄得經營盈餘(EBITDA,即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4240萬元,較前年度經營虧損1720萬元,增長5960萬元,顯示營運穩步向好。不過,若不計及政府補貼,按總收入和營運成本計算,上年度經營虧損淨額約2.37億元,較前年度經營虧損淨額2.97億元收窄。

儘管上年度錄得經營盈餘有增長,惟期內物業、機器及設備拆舊總額為4.14億元,物業、機器及設備的減值撥回則由前年度2.76億元大減至3400萬元,連同其他帳項,上年度公司錄得虧損達2.747億元。不過,園方亦稱,由於收入遞增加上審慎管理現金流,上年度銀行結餘及現金結算按年增3710萬至16.98億元。

值得留意的是,海洋公園主園區上年度經營盈餘有約1.91億元,較前年度增長約14%,惟水上樂園繼續錄得虧損,達1.48億元,但已較前年度的1.84億元收窄。海洋公園稱,水上樂園自2021年9月開幕以來面對不少挑戰,經過各項開源節流措施仍錄得經營虧損,表現未如理想,公園會繼續檢視營運模式,並研究長遠發展方向。

稱曾接觸水園潛在合作伙伴

開支經營模式「嚇怕人」

龐建貽與傳媒聚會時不諱言,水上樂園營運成本不菲,開幕以來營運狀况未能令人滿意,公司一直探討如何激活其表現,曾研究和嘗試不同經營模式和方向,亦曾接觸潛在合作伙伴,無奈開支和經營模式「嚇怕人」。他稱現時與2013年籌建水上樂園時的情况很不同,舉例原本的目標客群如中產家庭及外國客減少,亦要面對周邊眾多同類園區的競爭。他承認現時未有方法,但強調會繼續探討不同模式做好樂園,亦會研究長遠發展方向。

對於海洋公園虧損擴大,田北辰形容是「一場虛驚」,並分析指樂園的EBITDA由虧轉盈,非水上樂園設施的經營盈餘按年增長,相信是熊貓經濟效應的實數。他說海洋公園是港人情意結,若「非水上樂園」設施繼續「做好啲」,將水上樂園經營虧損收窄至數千萬元,相信屆時政府毋須再每年發放2.8億元補助,只需再提供3年、每年數千萬元資助。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海洋公園擴建設施迎50周年 歷險區料2028開幕 (2025-10-23)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