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恒指失守26000關 成交2275億逾兩周低

【明報專訊】港股連升兩日便斷纜,美國總統特朗普暗示與習近平的會晤可能存在變數,恒指昨日最多跌逾300點,收報25,781點,下跌245點,再次失守26,000點關,成交亦進一步縮至2275億元見逾兩周新低,但北水伺機撈貨,淨買入逾百億元;金價高位回落超過8%,配股集資27億元的老鋪黃金(6181)全日跌逾8%兼失守配股價,周大福(1929)跌半成是跌幅最大藍籌。另一方面,高盛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股市的慢牛行情正形成,看好關鍵指數未來兩年還有三成以上的上升空間。
北水淨流入100億 掃盈富中海油
隔晚美股個別發展,恒指昨低開過百點後表現反覆,最多曾挫373點,最終收市跌245點或0.94%,收報25,781點,跌穿10天及50天線,國指跌78點或0.85%,收報9223點,科指跌84點或1.41%,收報5923點;成交減少至2275.4億元。北水淨流入100.2億元,盈富(2800)及中海油(0883)分別被北水淨買入19.9億及14.2億元,華虹半導體(1347)及小米(1810)則分別被淨沽3億及2.2億元。
金價見12年半最大跌幅,靈寶黃金(3330)跌4.7%,招金礦業(1818)跌2.3%,紫金礦業(2899)跌1.7%,紫金黃金國際(2259)跌1.9%;科技股下跌,網易(9999)跌4.4%,阿里巴巴(9988)跌近2%,騰訊(0700)跌1.1%(見表);醫藥股普遍受壓,石藥(1093)跌5.2%,中生製藥(1177)、翰森(3692)跌逾2%,國藥(1099)逆市上升4.3%,成升幅最大藍籌;前日跌8%跌的泡泡瑪特(9992)獲券商唱好(見另文),股價反彈2%。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分析師劉勁津及其團隊發表最新報告,指儘管近市場面臨回調壓力,惟意味投資者思維從「逢高減持」轉為「逢低買入」,其中MSCI中國指數自2022年底由周期的低位反彈80%,但期間亦經歷了四次大幅回調,相信利好市場政策推動、增長重新加速、估值便宜及強勁的資金流推動下,一場「更具持續性」的慢牛行情正在醞釀之中,該行預期企業利潤增長12%及仍有5至10%進一步估值重估潛力,2027年底A股及H股的主要指數可再升約三成。
高盛:MSCI中國慢牛形成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稱,連日成交縮減,反映市場靜待下周中美元首會否會面及聯儲局議息,相信下周前大市仍於25,000點至26,000點拉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