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擬輸47工程外勞 城巴:佔前線少於1% 有工會質疑沒諮詢 有稱確缺人難阻止
【明報專訊】城巴工程部將輸入47名外勞,有工會表明反對,不滿城巴事前沒諮詢工會,另有工會稱工程部一直人手短缺,雖憂慮輸入外勞或影響本地工人入行,但現階段不夠人手維修或令乘客「無車坐」,難阻止輸入外勞。城巴發言人稱,輸入人手將佔城巴前線團隊少於1%,相信有助於紓緩人手不足,預料相關員工最快年底來港接受在職培訓。
月薪約2萬 最快年底到港
綜合多個工會,城巴早前稱本地招聘困難,自疫情至今工程部流失約三成員工,決定輸入外勞解決短期人手短缺。工程部擬輸入的47名外勞,包括5名汽車噴漆工、10名汽車維修技工(車身)、5名汽車電機維修技工及27名汽車機械工,月薪由1.98萬至2.03萬元,每周工作6日、每日9.5小時,超時津貼時薪以1:1計,城巴收取底薪10%作住所租金。外勞主要來自廣東省,將於城巴柴灣廠及創富廠工作。
工會:現缺逾60人 憂輸勞礙入行晉升
城巴有限公司職工會理事長林乃華稱,工程部一直缺人手,現缺約60至70人,雖約有100名本地學徒,惟未能獨立工作。林說憂慮輸入外勞影響本地人入行與晉升,但現階段工程部不夠人手維修車輛,或令乘客「無車坐」,故難阻止城巴輸入外勞。他說城巴早前與工會會面中表明將繼續本地招聘,亦強調外勞資歷須經評核,到港後若工作表現不理想會解約;工會將監察外勞工作情况。
汽總城巴分會主任袁裕豪表示反對輸入外勞,批評城巴申請輸勞前未諮詢工會,並透露早前城巴曾致電他聲稱待工程部學徒能接棒,外勞將「退役」,惟他認為難預計兩年後情况。
外勞工時多於本地人 工會:變相壓工資
匯達交通(城巴)員工協會理事長蔡俊熙關注外勞每周工時達57小時,高於本地工人54小時,認為是變相壓低工資,亦憂開壞先例,城巴未來或藉機要求本地工人延長工時,促城巴調整相關工時,「不管是不是外勞,他也是人,做這種體力勞動工作,應採同一標準」。
城巴:續本地招聘 與院校合辦課程
城巴發言人回覆本報時承認,計劃通過補充勞工優化計劃適度輸入前線工程人手,輸入人數將佔城巴前線團隊少於1%,相信有助於紓緩人手不足,預料相關員工最快年底來港接受在職培訓。勞工處回覆稱基於保密原則,不會透露個別申請詳情。城巴表示繼續透過多個平台於本地招聘,而為推動年輕人加入前線工程團隊,城巴每年與高等教育機構合作,開辦巴士維修學徒訓練及見習汽車維修員訓練等,亦為近百員工提供帶薪在職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