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港聞

10舊樓試物聯網火警偵測 兩周裝完遠平於傳統 明年次季或擴至3600幢

發佈於

【明報專訊】為落實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於舊式樓宇引入「物聯網火警偵測系統」替代傳統消防設備,消防處昨公布計劃今年底前推行先導計劃,在10個不同地區10幢6層或以下目標樓宇安裝相關系統。消防處稱因相關工程沒結構與空間限制,工程較傳統系統由需五六年減至兩星期,費用亦由約60萬元減至約20萬元。消防處明年第一季會評估新系統成效,如運作理想,第二季將全面應用在約3600幢6層或以下目標樓宇,並會探討以新系統及滅火筒替代傳統系統可行度。

可60秒內偵出火警 測試暫無誤鳴

副消防總長(樓宇改善)黃旭平昨於系統啟動禮後稱,新系統主要部件包括無線複合火警偵測器、4G LoRa火警警報網關及中央監控平台,處方經電腦模擬及實火測試,證實新系統有效應用在舊樓,無線複合火警偵測器增加了偵測一氧化碳元素,可在約60秒內偵測到火警,並向火警警報網關傳達信號,讓市民於火警初期有足夠時間逃生。而火警警報網關會將信號傳到中央監控平台儲存和監察,同時亦傳到消防通訊中心,以便及時調派車輛前往現場,亦會透過大廈警鐘發出火警警報。

黃旭平說,有關設備又支援雙SIM卡,連接兩個不同供應商網絡,令系統於其中一個網絡失靈時仍可照常運作。消防處又在消防車上的智能電話安裝應用程式,讓前線人員能即時控制系統運作。

每層每戶需裝偵測器 公共空間要設網關

新系統亦需在舊樓每層公共地方及單位內大門附近一兩米位置加裝偵測器,每層公共空間亦需安裝火警警報網關及兩個滅火筒。黃解釋,市民一般都不會在單位大門附近加設阻礙出入的裝置,相信偵測器安裝在相關位置最合適。他又說,數月前已在總部大樓誤鳴風險較高位置安裝複合式偵測器,至今仍未見誤鳴,對系統精準度有信心。

黃又表示,今次所選10幢樓宇分佈在中西區、油尖旺、大埔等10個地區,揀選樓宇主要留意樓齡及結構等因素,一些結構較複雜樓宇不適合在此階段引入新系統。

消防處長楊恩健昨在啟動禮致辭稱,先導計劃標誌着處方在應用科技於防火工作的路上邁進重要堅實一步,不但是科技應用的突破,更體現政府以民為本的施政精神,保障舊樓社區。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