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憧憬習特會 港股升192點返26000 「十五五」促科技自強 晶片AI股領漲
【明報專訊】中美元首落實會晤,美股隔晚上升,消息普遍利好亞洲股市,港股開市重越26,000點,曾升最多272點,成交額卻未見配合,降至逾兩周低位。中國「十五五」規劃要求大幅提高科技自立自強水平,晶片、AI概念等一眾科技股上升,華虹半導體(1347)升13.73%。至於四中全會閉幕後,市場預期有政策支持,上證綜指上升0.71%,至3950點,再創10年新高。深證成指收報13,289點,升2.02%。但大摩統計顯示,中美貿易摩擦令A股投資者情緒續轉弱。
明報記者
恒指連升兩日,但受制於20天(現約處26276點)水平,收報26,160點,升0.74%或192點。國指收報9363點,升0.68%;科指收報6059點,升1.82%。至於大市成交額2266億元,比周四減少7.6%。北水淨流入34.14億元,較周四減少36.12%,而北水成交額佔大市整體比重約24.86%。全周計,港股三大指數均上升,其中恒指和科指分別累升3.62%及5.19%,同創三周最大升幅;國指累升3.9%,則創7個月最大升幅。
大市成交跌8% 北水淨買減36%
內地提出科技自強,市場追捧晶片股,中芯國際(0981)升8.04%,阿里巴巴(9988)和騰訊(0700)分別升2.25%及0.71%,3隻重磅科技股已帶動恒指升113點,佔升市比重59%。其他科技股也受惠,自動駕駛概念股黑芝麻智能(2533)及地平線機器人(9660)分別升7.29%及6.35%,而機械人概念股也獲追捧,優必選(9880)升6.81%,成交額16.23億元,成為第十六大成交額股份,且較比亞迪(1211)成交額還多。
內地媒體引述消息指出,在本月中旬,外賣平台京東(9618)、美團(3690)及餓了麼等公司,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上門調查,涉及食品安全、平台對商家經營資質審核等問題。京東微升0.08%,而傳發點心債券籌最多100億元人民幣的美團收市升0.6%。
摩根士丹利發表報告,透過量度9項指標顯示,在本月22日的摩根士丹利A股情緒指標比本月16日回落,反映內地A股投資情緒進一步轉弱,例如期內日均成交額方面,A股及股票期貨分別跌25%及20%,而北向資金亦下跌27%。
大摩:A股投資情緒續轉弱
大摩認為,在中美貿易緊張局勢和上市公司披露第三季業績等不明朗因素。市場情緒和大市上落持續波動,但隨着中美貿易明朗化,偏好A股多於港股。
獨立股評人彭偉新指出,恒指成分股在收市競價時段資金流入21.99億元,資金動能較弱,未能反映投資者積極看好,預期恒指短期維持上升,但升幅有限。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高盛料內地GDP增長 今年或略高於4.9% (2025-1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