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即時港聞

老翁未獲供氧不治案 醫生供稱無法判斷「斷氧」會否加速死亡 (15:01)

發佈於

79歲老翁轉送病房途中未獲供氧後不治一案,死因庭今(23日)第四日研訊。病理科醫生供稱,推斷事主的直接死因是吸入性肺炎連帶敗血症,「在死前一段期間出現的非直接前因」則為黏連性腸阻塞。醫生指,若氧氣樽有約5分鐘沒打開,或會加重事主本身的身體情况,至於會否加速死亡,則「講唔到」。

事主陳全福於2023年11月27日入住明愛醫院等候接受白內障手術,翌日不治。明愛醫院病理科副顧問醫生高揚供稱,據解剖結果推斷,黏連性腸阻塞令事主的腸道不暢通,腸道壓力向上䆁放,同時腸及胃的內容物經消化道向上湧出,並進入肺部,而這些內容物中的胃酸及細菌等令肺部發炎。她指,細菌其後透過血液到達身體其他地方,導致敗血症,而事主最終在這些症狀的共同作用下死亡。

早前庭上有證供指,事主由眼科病房被轉送深切治療部期間的約5分鐘時間,他使用的氧氣樽沒打開;死因研訊主任何卓熙問,解剖時是否有發現這約5分鐘「斷氧」的跡象。高揚稱,事主的指甲呈藍紫色,是缺血缺氧的跡象,惟很多死者也會出現這情况;她解釋,所有死者死前也會經歷血液循環轉差以及心臟停頓,故因不同原因死亡的死者也有機會指甲呈藍紫色。

何再問,是否能透過解剖看到未獲持續供氧對遺體以及死因的影響。高揚指,事主本來已因本身的疾病出現缺氧情况,故無法從醫療上判斷「斷氧」對死因有多大影響。家屬其後問,若事主本來已需吸氧氣,又患腸阻塞及肺炎,該5分鐘的「斷氧」會否加速他死亡;高揚稱「講唔到」,但或會加重他本身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