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聞
稱實證少 衛署囑勿用「驗HPV衛生巾」 中大校友研發119人臨牀測 醫生:用於篩查需更多數據
【明報專訊】衛生署昨不點名稱,市面上有商戶聲稱可透過衛生巾收集經血檢測人類乳頭瘤病毒(HPV),但未有充分科學證據證明用經血篩查子宮頸屬可靠,提醒市民不應使用。消息稱,涉事產品為中大校友生物醫學科研公司創辦人蔡佩樺推出的「經血檢測HPV衛生巾」,產品聲稱有119個女性參與臨牀研究測試,證明檢測準確度達99.2%。有婦產科醫生質疑其準確度,用作整個人口的HPV篩查工具應要更多數據支撐。
該款衛生巾名為「樂護絲」,網頁資料顯示一片衛生巾連檢測報告售988元,連鎖藥房亦有售。簡介稱女性可用該款衛生巾最少4小時收集經血,其後摺好密封,連同簽妥的檢測同意書在25天內寄回其已註冊的化驗室,3個工作天內會收到檢測報告的電郵。
118人結果如傳統試紙 「99%準」
網頁聲稱產品可檢測18種高風險及6種低風險的HPV,又稱該公司曾做有119個女性參與的臨牀研究,其中118人用「經血檢測HPV衛生巾」和傳統柏氏抹片測試下HPV陽性與陰性結果一致,得出產品準確率99.2%,可助女性及早預防子宮頸癌。
衛生署昨早發稿提醒,「本港乃至國際間目前尚未有充分科學證據證明使用經血篩查子宮頸是可靠的」,強調任何篩查方法均有一定限制,包括假陰性或假陽性,篩查結果只供參考,不能取代醫生診斷。另外,署方近年亦探討HPV自我採樣的可行和接受程度(見另稿)。
醫生:新產品往往稱舊法「入侵」 掀恐懼
醫學會義務秘書兼婦科專科醫生凌霄志說,推動科研固然值得支持,但對涉事產品有不少疑問,例如確實需收集多少血量才夠、檢測呈陰性會否關乎經血不足等因素影響,有一定限制。他強調,如要讓整個地區的女性人口用作HPV篩查工具,應要更多數據支撐其準確度。他關注這類產品宣傳時往往將傳統子宮頸檢測形容為「入侵性」,「無心地令人很恐懼子宮頸採樣,值得商榷」。他解釋,子宮頸採樣有一定程度不適,但涉不同因素。
屢推廣創辦人故事 中大:不評論
翻查資料,中大近年多次推廣蔡佩樺的科研故事,最近是上月中大創業日校方發稿介紹蔡創辦WomenX Biotech公司,「開發出全港首創經血檢測HPV衛生巾」,邀請她演講「分享科研成果落地的經驗、從實驗室走向市場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以及女性科技(FemTech)市場的最新趨勢」。
本報昨向中大查詢有否提供資金支援這項校友科研產品,校方稱不作任何評論。
日報新聞-相關報道:
中大曾刊創業歷程 校內賣涉事公司產品 (202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