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
干預引發多項爭議 學者:瑞士政府破壞法治
【明報專訊】即使這些AT1債券的風險在出售時已列明,但這種瑞士例外主義(Swiss Exceptionalism)仍震驚市場。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高級研究員Jacob Kirkegaard指出,很多訴訟將因此引發,這也顯示出瑞士當局反覆無常。
伯爾尼大學(the University of Bern)經濟法專家Peter Kunz指出,外國投資者可能想知道瑞士是否淪為沒有法治的香蕉共和國(banana republic)。香蕉共和國以往主要形容出口大量香蕉的拉美國家,把國家當作私人企業般管理,令特殊階層受惠。
Kunz認為,由於瑞士當局對市場進行了危險的干預,恐面臨訴訟的風險。蘇黎世大學(the University of Zurich)法律與金融學教授Kern Alexander認同此觀點,指瑞士政府這次危機管理,以令人恐慌的形式進行,破壞了法治,也破壞了瑞士的聲譽。
彭博社財經專欄作家Matt Levine指出,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基本上是一個把戲。對投資者來說,它們就像債券一樣支付利息,一般情况下5年後收回本金。對於銀行和監管機構來說,它們就像股權,如果銀行陷入困境,可通過將AT1減值來提升資本水平。
政府引憲法取消股東表決
今次瑞信AT1債券被全數減值,是AT1工具發行以來最大規模的減值事件,投資者損失遠超2017年西班牙人民銀行(Banco Popular)被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收購時所產生的13.5億歐元AT1債券減值,不過西班牙人民銀行的股權當時也被註銷。
此外,瑞士政府為瑞銀收購瑞信的交易取消了股東表決,同樣引起巨大爭議。瑞士政府引用了一條憲法條款,允許其頒布臨時法令,應對可能嚴重擾亂公共秩序的威脅,意味政府的權力,可凌駕於賦予股東投票權的合併條例之上。
外界質疑合併無視反壟斷條例
對於外界質疑瑞士兩大銀行合併是否也無視反壟斷條例,FINMA強調,監管法規賦予政府凌駕於市場競爭的權力,金融穩定勝過競爭的考慮。根據瑞銀的數據,瑞銀和瑞信合併後,將共同擁有3330億瑞郎(約2.84萬億港元)存款,這比其瑞士最大競爭對手Raiffeisen銀行高出1150億瑞郎(約9808億港元),被質疑可能造成不公平的市場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