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陳沛良:促請當局跟進落實「港車北上」
【明報文章】當局原定於今年首季公布「港車北上」計劃實施詳情,但至今計劃安排未有如期而至,令人擔心政策會否有變及延期實施。「港車北上」是中央表明支持的政策,筆者並不擔心該計劃無法落實,反而計劃的前期準備工作及相關實施細節值得商榷,尤其是有關保險及驗車安排等方面。
對此,本人近日聯絡並組織了保險業界與運輸及物流局、運輸署、財經事務及庫務局,以及保險業監管局的相關負責同事展開充分討論,並向當局反映保險業界和市民大眾關心的議題。
今次會面,我和業界向當局提出4點問題,包括「港車北上」準備工作的具體時間安排;計劃的申請手續與申請流程為何;投保「港車北上」保險的要求細則;及透過「中檢」驗車並購買「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交強險)的相關事宜。
綜合政府當局回覆,現時計劃待國務院審批,冀今年中實施,屆時亦會推出電子平台供市民申請;但首階段因應平台容量等原因,將實行抽籤配額方式確保計劃順利開展,料每日處理約百宗申請。
此外,根據早前公布的信息,「港車北上」車輛每次入境內地後可連續逗留不超過30天,每年累計停留不超過180天;「港車北上」資格亦將設有效期,申請人可自行選擇有效期數月或一年。
有必要借鑑「澳車北上」經驗
至於港府本年初表示準備落實跨境汽車保險「等效先認」的政策,可便利經港珠澳大橋進入廣東省行駛的香港私家車車主,在其香港車險保單擴展內地「交強險」保障,讓車主毋須分開購買兩地保單。現階段本港已有16間保險公司,可以提供在「等效先認」政策下的跨境車保,之後亦會有更多保險公司參與計劃。
反觀「澳(門)車北上計劃」自今年初實施,截至3月中,通關數量已突破5.5萬架次,有效助力粵澳兩地人員往來、經貿合作互聯互通。香港當局有必要借鑑「澳車北上」的實施經驗,尤其是口岸通關約3分鐘,全程不用下車,節省時間和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和溝通效果。據悉,擬設的信息系統申報可望最快僅需幾分鐘時間過關,惟最終實施方案仍將針對港車具體情况來完善。
「港車北上計劃」實際上將為香港車主提供更多出行選擇,香港居民在此計劃下即使沒有「兩地車牌」,亦可以駕駛自己名下的私家車,毋須取得常規配額,可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與廣東省作短期商務、探親或旅遊;且合條件的香港私家車,亦毋須向內地海關繳付關稅或辦理擔保安排,簡化有關申請程序和降低手續費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港人北上自駕遊。毫無疑問,「港車北上」是一項利民德政。
冀當局加強與業界合作
「港車北上」作為日後方便香港市民過境通關的重要舉措,若該計劃於今年中順利實施,我相信必將進一步促進粵港兩地融合發展,共建優質生活圈,有助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具有重大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意義。
我希望當局在與中央有關部門保持緊密溝通的前提下,亦需要就「港車北上」的前期準備工作與相關業界加強合作,無論是涉及跨境車保的保險業界,熟悉兩地交通規則、駕駛文化的汽車業界,或是旅遊業界,我促請政府盡快推動落實「港車北上」,早日實現便民利民。
作者是立法會議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