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蘇賜福、譚兆文、趙永佳:人機互補共榮——培養青年善用科技 提升學習質素

發佈於

【明報文章】美國科網初創公司OpenAI去年推出生成式人工智能(AI)軟件,揭起新一輪科技競賽。強敵當前,Google及百度亦不敢怠慢,分別推出「Bard」和「文心一言」來回應。生成式AI忽然成為全球熱話,風頭一時無兩。各研發團隊使用多種尖端AI技術來開發他們的產品,並用了內容海量、範圍廣泛的知識庫來訓練這些軟件,使它們被問到有關不同學科和專業範疇的問題時,都能提供快速又甚有內涵的答案。AI聊天機械人ChatGPT-4更自我預測,它在未來可取代包括資料輸入、客戶服務、校對以至法律助理及撰寫文案等20個工種。

生成式AI產品無疑為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好處,但同時令部分教育工作者擔憂學生會不當地使用,例如用來寫報告或做功課,並且一字不改照單全收。誠然,若不假思索地照抄它們提供的答案,這不但令學習失去意義,更等同學術剽竊,有違誠信。近日便有一名中文大學學生被發現用ChatGPT做功課,這篇文章結果得分不高,負責教師指文章出現引用資料經不起驗證、內容缺乏細節等特徵。這例子反映ChatGPT雖然能快速解題,但答案仍欠缺細節和深度。

新科技不斷挑戰既有觀念

新科技的出現引起憂慮,並不新鮮。3年前當實體課堂變成視像教學時,亦有教育工作者擔心在沒有適當監督下,學生很容易會在上視像課時作弊。再說遠點,當Google於1997年推出搜尋功能時,學術界同樣擔心搜尋器會被學生和從事研究者濫用,鼓勵抄襲。

這些擔憂,當然無法阻擋視像軟件和Google搜尋器變成教育以至生活的一部分。新科技產品發展一日千里,不斷挑戰我們的既有觀念。生成式AI產品近日爆紅,再次突顯了這存在已久的張力。

無可置疑,生成式AI產品正催逼教育界反思教學工作。為進一步討論這問題,我們首先借用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Benjamin Bloom創立、於2001年修訂的「布盧姆分類法」(Bloom’s taxonomy)。修訂後的分類法把認知活動分成6個目的,即記憶(remember)、理解(understand)、應用(apply)、分析(analyze)、評估(evaluate)及創造(create)。愈能把握較高的學習目的,代表學習者對有關學習內容有更整全了解。

現時,生成式AI產品在記憶、理解、應用等認知範疇均能勝任,而且因為它們背後有龐大數據庫支持,這方面的表現算是不俗。但就我們觀察,它在分析和評估方面仍有不足。雖然它們能夠寫詩作曲、做廣告文案、創作小說,惟它只是在閱讀大量現成文本後,再按用家給予的提示,從龐大數據庫中抽取資料重新組合。

確實,這種模仿式創造已經非常不簡單,但離真正天馬行空式原創行為仍相距甚遠;即使可以代勞,充其量都只能幫助認知過程中的記憶、理解、應用等較低階功能。下判斷和創意思考等高階思維部分,學生仍是要親力親為,並需透過不斷反思學習來提升自己這方面的能力。

21世紀要求的「4C」能力

21世紀的來臨意味着世界迅速數碼化和全球化,常規工作將減少。同時,非常規、講求資料分析的工種將迅速增加。專家指出,要回應21世紀的要求,人們需有「4C」能力,即批判思維(critical thinking),以及溝通(communication skills)、團隊合作(collaboration)和創新(creativity and innovation)能力。生成式AI縱使技驚四座,但於現階段仍未有4C能力。

若只懂囫圇吞棗地使用它們代勞,學生將永遠沒法提高其批判思維,溝通、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更甚的是,即使更聰明的AI亦不能完成教育的另一目標,就是培育正確的道德思維。

著名學者Noam Chomsky指出(註),有別於AI,擁有真正智慧的主體能夠進行道德思考。他稱儘管人類有無限創意,但同時會用道德法則來限制自己的行動,決定什麼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人類更有能力自我批判這些道德法則。所以,透過與學生分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正確的道德判斷,引領學生明白什麼是誠實、勤奮、堅毅、勇氣、同情心等品格,從而引導學生建立正向的價值觀、思辯人生意義等,都是唯有教師才能完成的任務。

6-P教學法

香港教育大學明白生成式AI的不足,但作為一種教學輔助工具,卻是潛力無限;只要恰當地使用,便有助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刺激其創新思維。我們因而鼓勵學生盡早接觸此等科技,同時建議同仁根據6個教學原則來評估學生使用AI的學習進程,即寫作部署(plan writing)、提問技巧(prompt questions)、初稿審閱(preview drafts)、正式撰寫(produce)、同儕互評(peer review)及學習歷程反思(portfolio tracking)。

首先,學生須展示審題、佈局及選材能力,擬定好寫作大綱及內容,並訂下適切的學習目標。第二,學生需掌握提問技巧,確保向生成軟件輸入明確清晰的指令,以取得有助進一步討論的素材。第三,學生預覽生成軟件提供的答案,運用獨立思考來反覆求證及分析,判斷資訊真偽。第四,根據生成軟件提供的答案,學生按其個人觀點和其他學術觀點整合成最終版本。第五,通過同儕評議來改進文章。第六,學生回顧整個學習歷程,反思應用AI的優勢與限制,並制訂相關改進策略。

科技確是雙刃劍,能否善用是關鍵。過往,教育工作者沒有把科技看成洪水猛獸,反而努力學習善用科技來提高學習成效,教育科技更成為一門專業學科。昔日教育界擔心Google會阻礙學習;今日,學生利用Google這神器能迅速找到他們感興趣的資訊,又可運用各種網上資源來理解複雜的概念,令學習更有動力和成效。當然,此功能也可能導致學生抄襲和剽竊他人成果,惟只要指導同學負責任地使用它,展現適當的批判思維,更好地評估和引用資訊來源,事實證明這雙刃劍仍是利多於弊的學習工具。

善用AI 讓學習變得更具意義

正如Google搜尋器和各種視像會議軟件最終能融入教育產業,成為教學良伴,新一代生成式AI產品最終亦會變成教學的一部分,對傳統的教學模式帶來改變。

香港的教育制度一直被人批評着重死記硬背,若能善用各種AI工具來幫助蒐集和組織資料、起草初稿,讓學生騰出更多時間思考論點之間的邏輯關聯、立論的組織架構,以至能夠把自己的看法和創意融入生成軟件提供的答案中,學習不是會因此變得更有趣味和更具意義嗎?

工業革命在200多年前發生時,亦有人說機械將有一日取代人類。但工業革命出現了兩個多世紀,人類仍無被淘汰;反而因機械取代人手,社會生產力得以提升,令人能夠過更舒適及多彩多姿的生活。

歷史告訴我們,科技與人類的所謂競賽,本質不是「你死我亡」,而是「互補共榮」。我們相信,無人能夠阻擋科技發展。與其無謂地擔憂,教育工作者要加倍努力的是,協助年輕一代裝備好這一項21世紀的新技能,令下一代能夠公平和負責任地善用AI工具,以及繼續做好包括建立學生批判能力、啟發他們創意、培養他們樹立正確道德思維等科技無法取代的角色。

註:Chomsky, Noam. “The False Promise of ChatGPT,” The New York Times, 8 Mar 2023.

作者蘇賜福是香港教育大學數學與資訊科技學系高級講師,譚兆文是香港教育大學博文及社會科學學院執行編輯,趙永佳是香港教育大學社會學講座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蘇賜福、譚兆文、趙永佳]

繼續閱讀
贊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