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nect with us

觀點

蔡秀青:港府財政狀况及對未來的想像

發佈於

【明報文章】早前,立法會秘書處資料研究組發布有關2023/24年度財政預算案的研究簡報,檢討公共財政的長遠承擔能力,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有關「全面稅制改革」的建議。

據財經事務及庫務局(財庫局)和簡報資料,政府財政儲備由2018年的11,709億元(即約26.4個月政府開支),跌至2023年的7630億元(約12個月政府開支),跌幅達34%,亦為27年來最低水平。現時庫房財政狀况就算未能帶出警號,亦預示我們需深思港府的中、長期財政策略,以鞏固財政基礎,加強香港自身實力,避免下次的「黑天鵝」出現。

人口老化 增財政負擔

就2022/23年度的主要政策範疇公共開支,依次為衛生1544億元、社會福利1116億元及教育1069億元,分別佔總開支的18.2%、13.2%及12.6%。政府統計處的資料顯示,2039年香港長者人口比例將升至33%,勞動人口參與率下降,安老及醫療開支上升,相關社福和醫療服務的需求亦會增加。

財庫局曾於2007年就稅制改革諮詢公眾並發表報告,但至今未有相關跟進行動。當時報告已指出「政府的收入非常依賴薪俸稅、利得稅及非稅項收入……而這些收入容易受經濟周期影響而出現大幅波動,使我們的公共財政極不穩定」。15年已過,港府有何政策檢視本港人口結構轉變而帶來的財政負擔?有何政策穩固本港財政狀况,以減低受外圍不穩定地緣政治及經濟環境所影響?

宏觀微觀思考並重 避免財赤每况愈下

毋須經濟學家,我們可眼見不少地區小店和地舖因頂不住租金而面臨結業。不少中小企,特別是餐飲業,亦與筆者訴苦稱經濟數據未能全面反映中小微企苦况,稱「執咗笠你都問唔到佢拎經濟數據」。有關實况仍需專家和學者深入了解,但可見疫情過後,受打擊的企業未完全恢復。

從住戶每月收入中位數可見,2019至2022年的最低五等分(quintile)組別及第二個五等分組別的收入,分別下跌10.7%及5.3%。基層市民收入未有改善之際,各項電費、交通費、租金等支出持續上升,加重市民負擔。由此揭示的社經結構情况,可謂令人十分憂慮。

以往社會曾就累進房產稅、住宅物業空置稅、資本增值稅、環保稅等有不同討論;然而,近年少了相關討論和關注。即使部分人反對以上政策,公共討論亦有助提升社會對稅制改革的認知和了解其必要性。IMF於2022年已提議香港「為應對長期財政需要、建立緩衝及令制度更公平,中期而言有必要全面改革稅制。為應對人口急速老化,預期開支壓力上升,若要繼續維持財政可持續性,政府應考慮全面改革稅制」。現在,可否有更多有關增加香港國際競爭力的討論?

若然交椅洲人工島、北部都會區、「三鐵三路」等大型工程同時上馬,相關項目的投資及其對庫房的壓力,可謂不容忽視,亦令人擔憂。當然,反對填海興建人工島為其中一個方案,不過「如何共同承擔政府長遠財政支出」這個問題,實有待我們思考。

2007年稅制改革報告指出「市民大都同意我們狹窄的稅基存有缺點,他們亦認同有擴闊稅基的需要。此外,他們普遍同意一個穩定的收入基礎能使我們的公共財政更為穩健,以應付上述較長遠的挑戰」。既然部分市民表達了對財政狀况的隱憂,港府是時候拿出擔當和魄力,跟進市民對香港經濟發展的想像,擴闊稅基、開展本地的多元產業及作出具前瞻性的投資。

量入為出原則 立會議員須把關

早前立法會議員外訪考察,了解內地城市的創科、環保、青年及文化產業發展。反觀香港,現時仍有不少核心問題需有更廣泛討論和商議解決方案,以確保本港發展真的走進「由治及興」局面。例如港史上耗資最大的人工島工程、挽留人才、人口政策、重振經濟策略、各大小民生問題、城市規劃等狀况,等待着議員們建言,為廣大香港市民着急。

立法會未來仍有大小撥款審批,望各議員能為《基本法》第107條守龍門(香港特區「財政預算以量入為出為原則,力求收支平衡,避免赤字,並與本地生產總值的增長率相適應」),確確實實地為市民監察政府財政狀况。

作者是倫敦大學學院公共政策理碩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蔡秀青]

繼續閱讀
贊助商